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观察 >

世界癌症日丨一文了解部分常见癌症的高危人群、早筛、新疗法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曾指出,学习和了解癌症防治信息,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减少癌症危害。不同癌症该如何及早筛查和预防?哪些人群更应注意?哪些肿瘤新疗法值得关注?

关于癌症预防,世界癌症基金会和中国癌症基金会曾联合提出12条防癌建议,分别为: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瘦;每天至少从事30分钟身体活动;避免喝含糖饮料;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麦和豆类;限制红肉摄入,避免摄入加工的肉制品;男性每天不超两份酒,女性不超一份(一份酒精含量10-15克);限制盐腌食品或用盐加工的食品;不用膳食补充剂预防癌症;母亲对婴儿最好进行6个月全母乳喂养;癌症患者治疗后应遵循癌症预防建议。

此外,关于部分常见癌症的早筛、新疗法方面,新京报记者整理出如下内容。


【资料图】

结直肠癌

一般风险人群在50岁-75岁进行结直肠癌早筛筛查,任何年龄,如有结直肠肿瘤报警症状(便血、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贫血、体重下降等)建议就诊;推荐每年1次便潜血检查,或每1-3年1次粪便多靶点FIT-DNA联合检测,如果结果阳性,进一步结直肠镜检查;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对于高危风险人群建议首次筛查就进行结直肠镜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或)遗传学检查。

高危人群: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里有已经确诊结直肠癌肿瘤或发生过肠息肉;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新疗法: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曾介绍,通过Kras检测等方法确定患者基因类型,为每位患者找到更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化疗联用西妥昔单抗等分子靶向药物,可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并且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甚至使相当比例的不可切除患者变为可切除,从而获得治愈的可能。

肺癌

一般风险人群35岁以上最好每年做筛查,至少40岁开始每年做筛查。我国筛查肺癌的推荐手段是低剂量螺旋CT.

高危人群应该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

高危人群:50岁-74岁的人如果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则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吸烟达到30包年(例如一天抽1包烟,吸烟30年或者一天抽2包烟,吸烟15年,即为30包年);被动吸烟超过20年(即办公室或家人吸烟,一起工作和生活的就是被动吸烟人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一级亲属里有肺癌病史;特殊职业暴露史。

新疗法:靶向治疗。2023年1月11日,中国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中文名:安卫力)用于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这是国内肺癌患者迎来的首款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靶向疗法。

乳腺癌

一般风险人群45岁-70周岁应进行乳腺筛查,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高危人群宜从40岁开始进行乳腺筛查,每年应进行一次乳腺超声联合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于检测为BKCAI/2突变携带者,宜使用乳腺超声联合乳腺X线摄影进行检查后,加用乳腺核磁检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初次来月经较早或闭经较晚(初潮早于12岁、绝经晚于55岁)的女性;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既往进行过胸部放疗的患者;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45岁后乳腺X线检查提示乳腺实质(或乳房密度)类型为不均匀致密性或致密性。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短于4个月;无活产史(含从未生育、流产、死胎)或初次活产年龄不小于30岁;流产(含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不少于2次。

新疗法:PARP抑制剂为放疗提供疗效“增幅”。近日,《JAMA 肿瘤学》发表研究称,PARP抑制剂能为放疗提供疗效“增幅”,200mg剂量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治疗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年无事件生存率达到65%,3年总生存率达到83%。作为“首类”成功利用“合成致死”概念获批上市的抗癌疗法,PARP抑制剂或可用作放疗增敏剂,为抗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惊喜。

胃癌

一些国家都将50岁作为开始筛查的年龄,国内还没有明确的筛查年龄标准。如果是明确有遗传家族史的人,建议在最早患病亲属的患病年龄之前就开始做筛查。有饱胀不适、消化不良、上腹痛等症状应及早进行胃镜检查排除胃癌。

40岁以上且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可通过胃镜检查进行初次筛查,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且无遗传史,可每5-10年进行一次筛查;对于已经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癌前病变的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并应在一年内再次进行胃镜检查治疗效果,连续两次检查后发现癌前病变消失时,才可进入常规筛查阶段。常规筛查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一17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查。

高危人群:在胃癌高发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胃溃疡病史、有胃癌家族史等。

新疗法:CAR-T细胞疗法。《自然医学》发表一项研究,北京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向全球展现了中国Claudin 18.2 CAR-T治疗胃癌的研究成果,Claudin 18.2是一个泛肿瘤的靶点,在多种上皮肿瘤当中都有表达,尤其在胃癌和胰腺癌中存在较高的表达。在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中,高达60%的患者检测到Claudin 18.2的高度表达。基于此,中国研究人员开发了国际上首个针对 Claudin18.2 的CAR-T细胞疗法--CT041.CT041细胞治疗胃癌的临床前研究成果显示,在小鼠模型中可以完全清除胃肿瘤,且没有发生脱靶毒性。

肝癌

肝癌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肝脏B超检查。成年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最高,应缩短检查间隔。肝炎患者推荐每三个月查一次病毒载量,做一个B超,查一个肝功能。

高危人群: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家族史;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遗传性代谢疾病患者;药物性肝损害患者。

新疗法:PD-1抑制剂联合疗法。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恒瑞医药抗PD-1单抗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联合阿帕替尼(艾坦 )(“双艾”组合)用于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这是卡瑞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的第9项适应症,也是中国首个获批的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PD-1抑制剂与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组合,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用药新选择。

(文章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