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观察 >

海康机器冲刺创业板计划募资60亿 海康威视创新业务再迎分拆上市

全球安防巨头海康威视(002415)分拆机器人业务上市正式启动。3月7日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康机器”)创业板IPO已获得受理,拟募集资金60亿元。如果海康机器能够成功上市,“海康系”上市公司也将增至3家。


(资料图)

拟募资60亿元

海康机器是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聚焦于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主要依托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从事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的硬件产品和软件平台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增值服务。

海康机器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机器视觉业务和移动机器人业务。报告期各期,两类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合计为89.05%、92.93%、96.36%和98.0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绝大部分且占比逐年提高。

据GGII统计,2019年到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分别为80.06亿元、94.12亿元、138.16亿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市场规模为40.13亿元、52.10亿元、78.12亿元。据此计算海康机器市场占有率,机器视觉为6.16%、10.12%、12.46%;移动机器人为8.30%、8.55%、11.76%。在整体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的环境下,海康机器市场占有率仍逐年提升,业务规模国内领先,体现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业绩方面,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海康机器的营收分别约为9.41亿元、15.25亿元、27.68亿元和28.10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4547.86万元、6509.64万元、4.82亿元和4.28亿元。

股权关系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海康威视、青荷投资各持有海康机器60%、40%股权,其中青荷投资系海康威视跟投计划对创新业务进行跟投的持股平台。

本次IPO,海康机器拟募资60亿元,用于海康机器人智能制造(桐庐)基地项目、海康机器人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

“一拆多”资本布局

回顾海康机器分拆上市历程,去年6月海康威视披露分拆上市预案,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海康机器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通过本次分拆,海康威视将进一步聚焦主业,专注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海康威视表示,通过本次分拆将海康机器打造成为公司下属从事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业务的独立上市平台,并充分借力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海康机器在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海康机器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事隔3月后,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迈出重要一步。公开披露显示,去年9月,中信证券与海康机器人签署辅导协议,同时正式向浙江证监局报送辅导备案申请材料并于2022年9月30日获得受理挂网。随后今年3月,海康机器创业板IPO申请正式获深交所受理。

海康机器只是海康威视“一拆多”资本布局的其中一环。海康威视旗下另一家子公司萤石网络去年12月28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28.77元,募资总额约为32.51亿元。截至3月9日,萤石网络收盘总市值为193亿元。

萤石网络的前身萤石有限原是上市公司海康威视的互联网业务中心,2015年3月由海康威视注资100万元成立。2021年4月,萤石网络完成股改分拆,当年12月萤石网络即向上交所提交招股书,申报科创板上市。

今年2月17日晚,海康威视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约831.74亿元,同比增加2.15%;净利润约128.27亿元,同比减少23.65%。有业内人士支持,海康威视之所以具备拆分多家子公司的土壤,与其内部激励机制有关。公司自2015年开始建立了内部创新跟投机制,鼓励内部员工创新创业,到去年末,已有5个创新业务的收入超过10亿元。多家证券研究机构认为,海康威视创新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