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快讯 >

两位科学家因在mRNA研究上的突破性发现 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助力疫苗开发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


(资料图片)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以表彰他们在信使核糖核酸(mRNA)研究上的突破性发现,这些发现助力疫苗开发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

mRNA疫苗开发在人类历史上经过漫长30年征程,这种类型的疫苗有怎样的突破意义?如何看待疫苗发展与人类进步?

几十年以来,mRNA基因传递方法一直是全球科学家的梦想。40年前,本次获奖者之一的卡塔琳·考里科举家前往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天普大学开始博士后研究。当时,“基因治疗”概念开始兴起,在博士期间,她研究如何利用mRNA治疗病毒感染,认为负责将DNA信号转化为蛋白质的mRNA更有潜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病毒研究室主任张欣欣介绍,mRNA疫苗最初的研发重心是肿瘤癌症,这是一项持续已久的低调、坎坷的征程。

学界研究发现:癌细胞突变后,会产生独特表达的新抗原。因此,一种类似于开发流感疫苗的思路也被用于对付癌症。而研究的难点也正在于此:肿瘤患者的异质性很高,每位患者的基因都不同,肿瘤突变情况也不完全相同。

“可以说,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将mRNA技术真正向实际应用阶段推了一把,各个环节的节奏都加快了。”她表示,mRNA疫苗的出现,也为大众在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等之外又增添了一个新选择。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医生艾静文表示,mRNA疫苗相较于传统技术路线,有着研发时间短、研发过程安全、疫苗免疫原性高效三大非常显著的优势。

199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卡塔琳偶遇本次另一位获奖者、免疫学家德鲁·韦斯曼。双方对mRNA疗法的观点不谋而合,随即开始合作。在经历数年的漫长研究后,他们发现,通过核酸的甲基化,能够有效避免免疫识别受体对mRNA的响应,并极大程度降低mRNA带来的副作用。该研究于2005年发表在免疫学领域顶尖期刊《免疫》(Immunity)上,也让mRNA疗法的应用成为了可能。

张欣欣说,疫苗对传染病的预防是目前最快速、有效的方法。随着mRNA技术愈发成熟和普遍后,除了在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领域的应用之外,也期待更多癌症病种能从中尽快获益。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