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国内外棉花市场基本数据摘要
一、一周数据总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主要商品及棉花价格
截至10月13日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重心小幅上移,10月13日收盘报283.97,较9月28日累计上涨7.07,涨幅为2.5%。分具体品种看,避险品种黄金报1945.9美元/盎司,较9月28日上涨98.9美元/盎司。原油报87.72美元/桶,较9月28日上涨4.91美元/桶。农产品板块涨跌互现,美豆较9月28日上涨18.25美分/蒲式耳,美玉米较9月28日上涨1.5美分/蒲式耳,ICE期棉主力12合约报86.15美分/磅,较9月28日下跌1.07美分/磅。10月13日主流外棉资源较9月28日价格重心小幅下移。国内棉纱价格指数较9月28日小幅下跌。
国庆假期后郑棉期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棉花现货价格重心亦有所下移,整体交投氛围良好,纺织企业有对棉花原料进行补库行为。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数据统计,截止到2023年10月14日,新疆地区皮棉累计加工总量26.47万吨,同比增幅26.65%。第十周(10月4日-10月13日)销售底价为17607元/吨(折标准级3128B),较上一周上涨39元/吨。2023年7月31日至10月13日储备棉累计挂牌84.81万吨,成交74.58万吨,成交率87.93%。加权平均成交均价17570元/吨,折3128B加权均价18075元/吨。
本纯棉纱市场依旧成交不佳,整体价格走势阴跌主导,纺企让价走货,贸易商低价抛货现象也有所增加,纯棉纱价格降幅大致在200-300元/吨,但由于本周棉花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纺企即期利润亏损幅度略有缩窄,但依旧处于较大的亏损状态。
截至10月13日当周郑棉主力01合约收盘报17040元/吨,较9月28日累计下跌632元/吨,跌幅为3.59%,持仓累计减少3679手,至59.6万手。
第二部分国内市场基本情况
1、纺织主流原料走势
10月13日,原材料价格较9月28日价格涨跌互现。
10月13日,国内纱线价格较9月28日价格涨跌互现。
10月13日,外纱价格较9月28日价格集体下跌。
10月13日,以人民币计价的外纱价格较9月28日价格集体下跌,因原材料价格下跌。
10月13日内外价差在-358元/吨,9月28日价差是-103元/吨,价差有所扩大。
3、国内棉花期现货价与国际棉花价格指数(含税)对比
10月13日,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指数CCI3128报18077元/吨;FC IndexM报96.43美分/磅,折1%关税下价格16988元/吨,折滑准税下17127元/吨。现货价格指数和滑准税下外棉价格比,价差950元/吨,9月28日为465元/吨。和1%关税下价格相比差1089元/吨。现货价格指数与滑准税下价差有所扩大。
10月13日,主力合约2401收盘报17040元/吨,与FC Index M(滑准税)价差-87元/吨,9月28日为-110元/吨,其与1%关税下的FC Index M价差52元/吨。郑棉与滑准税下价差有所缩小。
截至10月12日,ICE主力合约12月收盘价84.93分/磅,折合盘面价13439元/吨,与郑棉2401合约价差3600元/吨;以10美分的贸易升贴水算,折合人民币价格17259元/吨,与郑棉2401合约盘面价差(郑棉-ICE棉)-219元/吨。
第三部分郑棉市场分析
1、郑棉仓单和有效预报情况
截至10月13日,郑棉注册仓单为3467张(14.9万吨),有效预报96张(3563吨),仓单及有效预报总量为15.3万吨,9月28日为18.2万吨。
2、郑棉期现价差分析
10月13日,郑棉期货价格与CCI3128B指数价差为-1037元/吨,9月28日为-575元/吨,期现价差有所缩小。
5、郑棉价格分析
宏观方面,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增长3.7%,略高于3.6%的市场预期,前值为3.7%;环比增长0.4%,略高于0.3%的市场预期,前值为0.6%。核心CPI同比增长4.1%,与市场预期相同,前值为4.3%。主要因9月整体能源指数环比上涨1.5%,汽油指数、电力指数、天然气指数、燃油指数环比涨幅分别为2.1%、1.3%、-1.9%、8.5%。整体通胀率小幅上升,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短线走高35点升破106关口,美元指数收盘升至106.445。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与上月持平,环比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上涨0.4%。9月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CPI环比继续上涨,受高基数影响同比由涨转平。PPI数据受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涨等因素影响,环比涨幅扩大,同比降幅收窄。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0月全球棉花供需报告中,调增了全球棉花预估产量4.6万吨,至2451.7万吨,其中巴西调增产量16.5万吨,至317万吨,美国继续下调产量预估值6.8万吨,至279.1万吨,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全球消费量预期2521万吨,环比调减1.9万吨。全球棉花期末库存1740.2万吨,环比有所下滑。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均有不同幅度的调减。
当前纯棉纱市场成交气氛较为清淡,询价也有所减少,纯棉纱价格方面阴跌主导。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来看,本周纺企库存较节前出现明显的累积,开机方面,仍有所下滑。棉布市场节后不及前期,交投氛围清淡,织厂维持小单出货。从订单上来看,目前织厂小单、散单居多,但整体订单匮乏。目前在机生产订单以冬季订单为主,持续时间短,织厂采购不多,以消化自身棉布库存为主。由于后续订单衔接压力及期货大跌等原因,织厂观望为主。
截至10月13日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重心小幅上移,10月13日收盘报283.97,较9月28日累计上涨7.07,涨幅为2.5%。国内文华商品指数10月13日收盘报184.2较9月28日下跌5.27,跌幅为2.78%。10月13日,ICE期棉主力12合约报86.15美分/磅,较10月6日下跌1.07美分/磅,跌幅为1.23%。截至10月13日当周郑棉主力01合约收盘报17040元/吨,较9月28日累计下跌632元/吨,跌幅为3.59%,持仓累计减少3679手,至59.6万手。
国庆开盘后的前两个交易日,国内商品市场空头氛围浓厚,多数商品纷纷下跌,能化品领跌,燃油跌逾8%,原油跌近8%,低硫燃料油跌逾6%。贵金属均下跌,沪银跌逾2%,沪金跌逾1%。对棉花价格也形成一定的拖累,郑棉节后期价大幅下跌,除外部偏空氛围影响外,与其自身基本面与政策面的影响息息相关。节后郑棉主力01合约最高冲至17815元/吨,吸引了部分保值盘入场对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力,与此同时市场也存在“超过限价7.5收购则银行停贷”的传言,情绪叠加下,郑棉期价一路下跌,并跌破节前低点,最低触及16770元/吨。随后轧花厂也辟谣称对银行放贷基准7.5元/公斤存在误解,超过部分需企业自筹,而非停贷,周五主力合约期价收于一万七整数关口上方。目前处于新花上市的阶段,大量棉花已进行采收,但交售的比例较少,多数蛋卷棉仍放置在地头,农户挺价意愿较浓。但本年度轧花厂收购情绪较为谨慎,在郑棉期价大跌期间,新年度皮棉成本倒挂盘面,多数轧花厂选择停收,暂时观望为主。在银行政策端的影响以及轧花厂风险意识提高的背景下,短期棉价存在一定的压力,整体或将延续震荡走势。
截至10月13日当周郑棉主力01合约收盘报17040元/吨,较9月28日累计下跌632元/吨,跌幅为3.59%,持仓累计减少3679手,至59.6万手。从周氏超赢技术面来看,CK指标显示空、资金流量显示空、F2指标显示空,技术指标有所转弱。
第四部分国际市场分析
1、美棉出口动态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5日当周美国2023/24年度陆地棉净签约9843吨(含签约13925吨,取消前期签约4082吨),较前一周减少82%,较近四周平均减少63%。装运陆地棉23586吨,较前一周减少31%,较近四周平均减少28%,创下本年度以来单周装运量新低。净签约本年度皮马棉566吨,较前一周减少49%;装运皮马棉771吨,较前一周减少32%。
截至10月3日,CFTC持仓数据显示基金净多头头寸为38218手,此前一周的数据为28749手;基金净多头持仓较上周增加9469手。
2、ICE期棉分析
10月13日,ICE期棉主力12合约报86.15美分/磅,较10月6日下跌1.07美分/磅,跌幅为1.23%。从技术面来看,MACD绿柱放量,DIFF与DEA拟合死叉,技术指标有所转弱。
第五部分操作建议
在银行政策端的影响以及轧花厂风险意识提高的背景下,短期棉价存在一定的压力,整体或将延续震荡走势。
对于上游棉企而言,建议对于已收购的轧花厂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利用衍生品工具做好风险管控。
对于下游纺企而言,逢盘面价格走低,适量补充棉花原料库存,亦可考虑卖出深度虚值看跌期权以降低皮棉采购成本。
(文章来源:华融融达期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