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果行业的知名品牌有阿尔卑斯、德芙、大白兔、徐福记、费列罗等,其中阿尔卑斯、德芙皆为国外品牌。目前,中国中高档糖果巧克力60%的销量产自大卖场及连锁超市。借助大休闲化回归KA实场,成为不少糖果企业这两年的重要举措。此外,不断升级的各类喜铺已经成为散货零售终端的重要形式。
中国糖果行业呈现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国内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第一,整个行业竞争格局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跨国公司及外资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规模、品牌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第二梯队为掌握一定核心技术、具备较大规模和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少数国内企业,在中、高端市场具有竞争力;第三梯队为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在低端市场开展竞争。
【资料图】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糖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糖果是一种甜食,通常由糖、脂肪、水和各种风味、色素等成分制成,它们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颜色、口味和纹理,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无论是在庆祝活动中分享还是作为小吃享用,糖果都是一种受欢迎的美食。中国糖果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从传统手工制作到现代工业化生产,再到高度创新和多元化的市场。消费者对糖果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糖果行业的一个重要市场。
从糖果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行业主要包括糖、淀粉、乳制品等原材料以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等;中游主要为糖果生产,产品包括硬质糖果、硬质夹心糖、乳脂糖果、凝胶糖果等;行业下游为销售环节。通过如商超、便利店、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最终销往终端消费者。
随着消费者的健康观念加强,近几年中国糖果产销量有所下滑,2021年中国糖果表观消费量降至274.50万吨,产量降至304.32万吨,其中,福建占29.7%,广东占21.8%,湖北占10.7%,上海占6.7%,四川占5.9%,安徽占5.3%。从产品价格来看,随着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原材料周期性有所弱化,行业市场竞争将会逐渐缓和,产品市场价格逐渐上升,2022年中国糖果产品均价增至4.93万元/吨,受益于产品价格的上涨,2022年中国糖果行业市场规模增至1678.68亿元,近年来消费者对低糖、无糖、天然成分和功能性糖果的需求正在增加,未来糖果生产商可以通过满足这些需求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2023年糖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糖果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两大支柱零食产业之一,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潜力市场份额不断扩张。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糖果生产国和销售国,糖果行业也已成为休闲食品行业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2022 年,全球糖果行业中,不凡帝范梅勒公司市占率最大,占比 5.5%,其次为 Haribo GmbH & Co KG,市占率为 5.1%。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糖果行业排名前十五的企业中,有两家中国企业上榜,分别为广东思创集团与旺旺,市占率分别为 1% 与 0.9%。
在国内糖果行业发展扩张之时,国际上保健型、低糖型、趣味型和生态型等各种类型的糖果有加快步伐集体进攻我国高端糖果市场之势。与之相比,我国糖果市场的产品却显得很单一,在国外企业紧逼和国内企业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之下,我国糖果行业产品开发阻力重重。国内糖果企业的竞争主要停留在价格层面上,对新领域的开发与外资相比明显不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妨碍了国内糖果企业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使其利润远不及国外品牌,国内品牌的主战场也被逼下沉到了二三级市场。
现阶段糖果企业并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糖”,但是也在顺应“减糖”趋势做出改变。与“减糖”相对应的便是增加糖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乳制品、粟麦,花生、生姜等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品原料被应用到糖果的生产制造中。市场对低糖、无糖、高膳食纤维食品和饮料的需求不断升温,优化产品是未来食品和饮料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看来,整个糖果行业试图在功能、素食营养、减糖等创意中寻找新的突破点,这也成为糖果行业创新趋势最为关键的一环。
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国糖果行业蓬勃发展,未来中国糖果将更加健康营养、绿色环保、更加个性化,同时数字化技术也将在市场营销和销售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另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糖果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以取得成功。
本报告对国内外糖果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透彻地分析,对我国行业市场情况、技术现状、供需形势作了详尽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重点企业、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投资情况,报告还对糖果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欲了解更多关于糖果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糖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