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机器,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机器人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资料图片)
国际上的机器人学者,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中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也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这和国际上的分类是一致的。工业机器人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
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分析
1950年代美国教授最先提出来机器的概念,国外在第四个阶段取得较快发展,也就是机器人现在市场应用比较多的六轴产品的机器人开始大规模投入运用。这个阶段是智能化阶段,国外也在做。如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大狗,在无人的环境遇到河、坑等障碍物摔倒后它完全可以自己站起来。双臂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将会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根据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指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主要包括人机协作机器人和工业移动机器入;服务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而服务机器人又分类为专用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
从全球角度来看,欧洲和日本是工业机器人主要供应商,ABB、库卡(KUKA)、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四家占据着工业机器人主要的市场份额。四大家族工业机器人占全球市场份额约50%。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方面,除了机器人本体企业的集成业务,知名独立系统集成商还包括杜尔、徕斯和柯马等。德国杜尔和意大利柯玛的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均约为7亿美元,折人民币100亿元。机器人减速机70%以上市场份额由日本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垄断。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电机最初起家是从事机器人产业链相关的业务。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我国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国。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4.3万套,同比增长超过20%,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在汽车制造、3C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的需求,主要还是依赖“四大家族”等海外公司的产品,而在化工、金属制造等对制造成本比较敏感的中低端应用领域的工业机器人需求主要是国产的工业机器人来满足的。专家表示,机器人是人工智能、5G等技术连接制造业的桥梁。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智能化、网联化、柔性化制造加速推进,发挥好机器人的撬动作用,不仅能帮助制造业提质增效,还有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1年,美国1/3的手术是使用机器人系统进行的。2022年4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基于几何运动旋量重建出连续体机器人的空间三维形状,获得连续体机器人的曲率、挠率等信息。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上。2022年9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00到250微米大小的太阳能机器人上安装了比蚂蚁头还小的电子“大脑”,这样它们就可以在不受外部控制的情况下自主行走。该论文发表在9月21日的《科学·机器人》杂志。
机器人行业未来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迫在眉睫,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呈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服务、医疗康复、救灾救援、公共安全、教育娱乐、重大科学研究等领域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机器人革命是工业制造业发展的又一次升级,机器代人已经成为时代的标志。未来,将出现大量的无人工厂。
在全世界国家中,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带动着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建设已经步入正轨,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以及机器人政策红利的大力支持,再加上目前我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未来,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预计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650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金属制品、塑料及化工产品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