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抗菌肽行业发展机遇分析2023

2016-2020年,我国抗菌肽市场规模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0%以上,发展到2020年,抗菌肽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抗菌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预计2026年,我国抗菌肽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抗菌肽最早于昆虫体内发现,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细菌、植物、动物、人体等生物体内均发现有抗菌肽存在。根据提取来源不同,抗菌肽可分为昆虫抗菌肽、动物抗菌肽、植物抗菌肽、细菌抗菌肽等,早期由于提取工艺复杂、昂贵,抗菌肽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后随着转基因技术发展,抗菌肽通过细菌、酵母菌等工程菌实现了大量生产,但目前掌握该工艺核心技术的企业数量较少。


(相关资料图)

如果你想了解抗菌肽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中国抗菌肽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及深度预测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抗菌肽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抗菌肽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生物活性肽,不仅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还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肠道结构,是生物体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抗菌肽主要通过直接抑制或杀灭致病菌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两个途径发挥抗感染作用。但不同于抗生素,由于其作用靶位多,作用机制独特(破坏病原体膜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和绿色安全。在替抗品选择问题上,行业专家表明,抗菌肽是抗生素的最优替代品。

作为一种新型的替抗品,抗菌肽质量标准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对抗菌肽功效的实验室评价。在市场上,为了得到更好的体外试验效果,一些企业使用其它增效活性物质冒充抗菌肽,以假充真。这样不但给评价机构带来了困扰,甚至导致客户质疑抗菌肽的有效性。质量标准的缺位严重制约了抗菌肽行业的发展。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它对魏氏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嗜水气单胞菌、梅氏弧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抗菌肽通过杀灭动物肠道中的有害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从而促进动物生长;也可以通过促进动物免疫器官、特异性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形成,增强机体抵抗有害微生物的能力,从而保证动物健康。诸多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是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大量外渗,从而起到杀菌作用;部分研究指出,抗菌肽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内,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酶的活性以及细胞壁的合成等,进而引起细菌细胞死亡。

随着人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因而对这类活性多肽的命名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为”peptide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快速查杀靶标,并且其中很多是纯天然的肽,使它迅速成为潜在的治疗药物,抗菌肽的治疗范围为: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真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

抗菌肽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产业。由于早期生物工程方法不完善,抗菌肽的提取极为昂贵,限制了在医药、农业、工业上的应用。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已可以使用工程细菌或酵母菌进行抗菌肽的大量生产,但其核心技术仅被为数不多的科学家和公司掌握。其市场应用广泛,在农业上,可用于饲料添加剂,并且适合各种动物的饲养;医药上,可以作为优秀的抗菌素替代品,也被认为是将来能克服癌症、艾滋病很有希望的药物;工业上,可以作为绿色防腐剂;人类生活上,可作为保健品与抗菌物的替代品。

由于畜牧业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诸如耐药性、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异常严峻、亟待解决,对于“饲料禁抗”的发展也逐渐达成共识,“减抗/替抗”呼声风起云涌,在“推动健康养殖,保障食品安全”已成行业发展新潮流的必然趋势下,针对无抗饲料的研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鉴于目前我们所饲养的动物都不可能是无菌动物(在无菌条件下培育而专用于科研的无菌动物除外),所有动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它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动物与微生物已共进化成一种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动物与微生物间的和谐共处(尤其对动物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问题,这是解决替抗问题的关键。从目前的研发情形来看,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添加剂产品能够100%替代饲料中抗生素的作用。因此,从技术上来说,寻找替代品也是实现减少抗生素使用目标的一种思路。抗生素替代品研制正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先课题,其中,抗菌肽因其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且又不容易产生耐药性而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的“希望之星”。

2022抗菌肽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每年死于耐药菌感染的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人类传染病单一最大挑战。抗生素这条老路越来越难走,因此世卫组织也呼吁大家要做非抗生素的抗感染药物。

如今,随着全球的抗菌肽品种进入到临床阶段,抗菌肽药物与耐药菌的时间争夺赛即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目前全球多肽药物的市场销售额大约500亿美元左右,国内的多肽药物市场大约有500-600亿元人民币的份额。全球多肽市场有85%市场集中在肿瘤、糖尿病等慢病治疗领域,急救和手术辅助用药占15%左右。我国已上市多肽药物达40余种,主要涉及免疫、消化道、抗肿瘤、骨科、产科、糖尿病和心血管等七大领域。而在传统抗生素占主导地位的抗感染领域,多肽药物应用则几近空白,这也为抗菌肽创新药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然而,天然抗菌肽存在着生物活性弱、毒性大、稳定性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为解决这一国际难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知名实验室开展了不少尝试,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缺乏系统性的归纳总结。基于以上背景,本综述论文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抗菌肽设计和优化策略的最新进展,包括提高抗菌肽生物学活性,降低细胞毒性,改善抗菌肽蛋白酶稳定性及盐稳定性的策略,为饲用抗菌肽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总结出更高效、安全的饲用抗菌肽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肽基抗菌纳米材料的构建策略和生物效应,以及肽基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以饲用抗菌肽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未来在畜牧饲料领域,甚至医学领域,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完全符合国家2020-2035中长期规划农业领域的“农用生物分子设计”的战略理念和发展方向。

未来行业投资机会在哪?如需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抗菌肽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及深度预测研究报告》。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