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光热发电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未来有望迎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光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发电过程不会对外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形式,在资源利用的开发过程中,具有环境友好的优势。带有储热功能的光热发电站有别于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电源,储热装置可以平滑发电出力,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弥补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特性,提高电网消纳波动电源的能力。

近日,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电投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为其总承包的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新疆吐鲁番鄯善七克台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提供先进的聚光集热系统、熔盐电加热系统及相关服务。随着该项目签约落地,可胜技术成为全球首家业绩超过100万千瓦的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提供商。

专家表示,相比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同为清洁能源的光热发电电力输出更加稳定,且兼具调峰储能功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备独特作用。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有望迎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资料图)

光热发电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光热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热功转换发电的过程。光热电站运行时,聚 光器跟踪太阳将直射幅射光聚焦并反射至吸热器上,加热吸热器内的传热流体,将 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热能或直接与水换热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也 可以被储存在储罐中,在需要发电时释放热能进行发电。光热发电站一般由聚光与 集热系统、储热系统、蒸汽系统及发电装置四个部分组成。

光热电站不仅能够独立发电,实现不间断运行,同时也能够利用大容量储热系统双 向连接电网,将网上的峰值电力转化为热能储存发电,从而实现与风光发电的互补, 提高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双重功能。带有储热装置的光热发电系统在白天将部分太阳能通过加热熔盐的方式存储一部分热量,保存在特制的保温储罐以转化成热能储,在晚上或电网需要调峰时用以发电以满足电网的需求,同时可以保障电力输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实现连续稳定的发电和调峰发电,有利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目前,光热发电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我国自主研发的光热发电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光热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后续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结合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尽快落地一批光热发电项目。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将拉开序幕。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分析

光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这对光热发电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截至 2022 年,全球光热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 7050MW,我国光热发电累计装机规模为 588MW,在全球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中占 8.3%,位居全球第三。

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方面,将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和发展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推动气电、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融合发展、联合运行。灵活调节电源方面,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将在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区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配套发展。

2022年中国光热发电行业的规模约为931亿元。根据预测,到2025年,该行业的规模有望增至2356亿元。这意味着在2023年至2025年的三年内,该行业市场规模将扩大142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36%。

预计未来几年,光热发电技术将进一步成熟,成本可能会下降,同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也将继续增加。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光热发电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并为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光热发电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光热发电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光热发电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光热发电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