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聊一聊对美国六代机的判研(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担心美国下一代战机(也即本文说的6代机)研发费用远超以往任一一个飞机研发项目,所以美国方面在下一代飞机新概念技术和战机的技战术指标上做了妥协,以便新飞机的研发成本变得能接受,并且能在2030~3035年间实现实战部署。

也即原来(2010年间美国空军和战机生产研发和研究单位的内部论证)6代机美国曾追求的高超音速临近空间作战能力大概率缩水成高超音速能力或者亚高超音速能力,原来追求的新机5~6倍音速恐难在2040之前实现的时候,只达到3~4倍音速甚至更低一点也变得能接受,临近空间的作战能力已经不是硬性要求(也即不要求战机升限达到100000米,达到30000米这样比原来上一代战机身限指标有所提升就行,不要求实现在升限和速度上面实现真正的技术跨代),能广泛的采用一些成熟的新技术和上一代战机能拉开一定的技战术差距就行。

这个技战术差距,目前美国人的想法是F15相较于F-4战机的提升,而不是原来期望的F-22相较于F-15的提升,通俗的讲,美国为了追求新一代战机能及时“顺产”,不要求第六代战机也能取得F-22打F-15,F-16取得144比0的真正跨代的华丽战绩,而是作战效能比上一代(也即F-22,F-35)有数倍提升就好,顺利的完成对上一世代战机F-22的替代工作,通过新一代战机的成功研发把空中的优势从中俄的苏57,歼-20等战机上夺回来。

美国新一代战机本质上讲,目前就是个“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为了保持空中优势不得不做技术上的妥协,以便下一代战机能在2030~2035年间完成服役,所采用的技术,该机目前将采用的一些成熟的新技术并不是6代机专属,而五代机却不能改装的。

比如定向能类的机载激光武器,在解决了供能,降温,压缩体积等通用技术问题以后,美国6代机能使用,美国现在的F-35也能使用,甚至一些为六代机研发的末端硬杀伤防御系统,全频隐身设计思路,新的电子座舱(增强现实技术和AI技术广泛参与),雷达系统(集隐蔽通信,电子对抗,探测于一体)目前研发进度最快的下一代发动机也是类似的情况,不只6代机能实装,五代机的改进上面也能实装。

当然这些成熟的新概念武器技术的实装并不仅限于美国的五代战机和六代战机,中俄同世代的五代机和六代机同样也能实装,并且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中俄在新体制雷达,末端硬杀伤防御系统,发动机等下一代战机必备的技术上,进度比目前的美国还快。

比如沈飞专利的机载内置垂直发射系统本质上可以看成是下一代战机的末端硬杀伤防御系统(类似于把坦克主动防御技术搬到空中),发射小巧的精确(这个技术同样受益益于无人机小巧精确智能武器的发展)且数目繁多的拦截弹在XX公里外对直指本机的空空导弹实施“硬”拦截,也即机载的垂发的“反空空导弹的空空导弹”拦截失效以后,我们的战机才会进入传统的末端规避,欺骗空空导弹的环节。

而俄罗斯新一代飞机(包括目前计划在苏57上面论证的一些技术)设计的一些思路也可以说是和中美大体思路相同,部分细节有所差异,一样是中距的拦截和空战可用定向能武器(机载激光),还可以采用集隐蔽通信,电子对抗,探测于一体的雷达对来袭导弹实施软干扰,末端采用“反导弹导弹”拦截,在以上对抗措施都失效以后,才进入传统的机动躲避+干扰弹的模式,大幅度提高新一代战机的空中生存能力,并且这种空中生存能力还因为所配属的无人机(必要的时候为有人机挡导弹)而相较传统战机大大增强。

中美俄目前下一代战机即将采用的很多新技术目前已经达到了目前科技发展的“天花板”,想真正实现类似F-22到F-15这样的跨代技术指标提升,需要15~20年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是目前美国空军最不能容忍的,毕竟它不能容忍原来保持的空中优势(隐身的技术门槛优势和隐身机部署的数量优势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的丧失,所以宁可新的飞机平台关键技战术指标数据不够“爆表”,也要通过先搞出一款开放式平台的方式(开放式平台类似于我们常用的手机,能快速的兼容我们后面研发的一些新的软件及硬件上的新产品,先整出这样开放的平台,把这个平台融入作战和未来新技术的研发体系才是关键),实现新世代飞机的快速迭代。(本文完)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