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茶市场集中度较低,头部品牌竞争激烈。虽然主流品牌过去一年内成交指数普遍增长,主要来源于品类新用户及竞品用户,但用户复购率却不高,这表明花草茶产品同质化严重,虽然可以吸引大量用户尝新,但并不能保持持久的吸引力。茶里、立顿、喜茶、艺福堂、茶颜悦色是高认知、高尝试以及高忠诚的明星品牌;他山集虽然尝试率和忠诚度也较高,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认知率;值得注意的是佰朔,虽然认知率和尝试率都偏低,但忠诚度很高。
在中国有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一年四季喝花茶的说法,并且由于世界性饮花、食花热潮的流行,以品尝纯天然野生花草或少量种植花草植物的,茶需求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悄然兴起,主要“圈粉”女性及18至24岁的年轻人,他们可细分为:都市小资族、潮流乐享党、小镇精致派以及价值寻求者。不过,花草茶种类繁多,复购率却不足,品牌如想“固粉”还需努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花草茶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
花草茶是将植物的花或叶或果泡制而成的茶,近些年,市场对花草茶产品的需求增多,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中国花茶看亳州,亳州花茶看谯城区。”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安徽省亳州市依托“中华药都”和全国最大中药材集散中心的优势,积极拥抱新电商风口借势发力花茶产业,实现近百亿元产值,一些新品牌也逐渐壮大。
中国花草茶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行业。该行业的主要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市场前景广阔。目前,中国花草茶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该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玫瑰花茶、菊花茶、茉莉花茶等,其中玫瑰花茶是最受欢迎的产品。
目前我国食用与药用花卉的种植面积,占到全国花卉总面积的8%,而且有相当部分出口到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就花草茶的发展趋势来看,明年的销售量会稳中有升,农民朋友种植花草茶将会有一个不错的收益。在我国市场上的花草茶大约有60~70个品种,其中有60%为野生品种,40%为种植品种,它们大部分产自云南、甘肃、浙江、安徽等地。像玫瑰花、千日红在云南种植规模比较大,黄菊花、杜鹃花、玳玳花在甘肃有种植,玫瑰茄却主要产自广西和福建等地。
一二线城市、高学历、高收入及中高购买力是花草茶消费人群的显著属性,可细分为四类人群,分别是都市小资族、潮流乐享党、小镇精致派以及价值寻求者。而不同的人群对茶饮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调研数据显示,中国青年品质茶饮消费者以青年群体(85.5%)为主,多数是来自一二线城市(70.9%)的中收入(66.0%)的企业白领(42.5%),具有高频饮茶习惯。袋泡茶已覆盖青年消费者主要生活场景,办公(67.2%)和居家(65.8%)是中国青年消费者饮用袋泡茶最高频的场景。
2023年中国花草茶行业发展现状
花草茶,一般是指以花卉植物的花蕾、花瓣或嫩叶作为原料,经采收、干燥等工序后制成的一种香草类饮品,虽然其名字中带有茶,实际上并不一定含有茶叶,这就与以红茶、绿茶等茶坯与茉莉花等花卉为原料经窨制工艺加工而成的花茶区分开来。同时,花草茶多以菊花、茉莉花、玫瑰花、金银花、桂花、薰衣草等制成,后续搭配枸杞、柠檬等冲泡饮用,更加突出原料本身的功效如美容养颜、润肺止咳、调经活血、疏肝和胃、理气解郁等,从此来看这一品类与健康化的消费趋势有着较高的匹配度,从而有效带动市场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花草茶行业的前景非常广阔。未来,中国花草茶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以上。同时,该行业的发展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利润将受到影响。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新的产品,以保持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的增多,企业的市场开拓空间将得到拓展。
花草茶行业主销华北、东北、西北和山东省,特别京、津地区和山东省占其茶叶销量的70%以上,济南花草茶行业市年销量达1万多吨。京、津地区特别是北京,是我国花茶主销区,适销的花茶主要是以高档茶为主,年销量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向往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花茶作为美容养颜和健康瘦身的保健类茶,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花茶的市场消费量也在逐年提高,其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花草茶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