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钢铁行业发展机遇分析2023

截至10月10日,兰格钢铁全国综合钢材价格为4068元/吨,较8月底下跌39元,较9月19日阶段性高点4171元下跌103元。“9月中上旬,随着天气条件转好,钢材市场供需关系有阶段性改善,叠加成本支撑及政策利好提振市场信心,带动市场呈现反弹态势,但后期随着需求释放不及预期,钢材市场呈现震荡下行态势。”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证券时报记者分析道。

国庆长假过后,焦炭期货主力合约2401近三个交易日已累计大跌约8.5%,焦煤期货主力合约2401在10月10日录得6.5%的跌幅后,11日又领跌期市,跌超4%。不过10月11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部分焦企对焦炭价格提出第三轮涨价,湿熄焦价格上调100元/吨,干熄焦价格上调110元/吨,计划12日零时执行,主流钢厂暂未回应。


(资料图)

如果你想了解钢铁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钢铁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人工智能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钢铁行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此外,由于钢铁生产还涉及非金属矿物采选和制品等其他一些工业门类,如焦化、耐火材料、炭素制品等,因此通常将这些工业门类也纳入钢铁工业范围中。

今年以来,钢材市场价格呈现冲高回落、震荡下行特征,而成本下行幅度弱于钢价,从而使钢企盈利明显收缩。下游钢企需求不振,叠加上游焦煤价格强势,焦炭价格前期虽经历连番上涨,但整体盈利状况也难言乐观。

据兰格钢铁网调研,今年焦煤企业的盈利尚可,但焦炭企业的盈利不佳,特别是8月份以来,焦煤大幅上涨,使得焦企成本大增,亏损加重,这也直接导致9月份以来焦炭价格的提涨和落地。上海钢联煤焦事业部焦炭分析师杨昊则表示,Mysteel最新调研全国平均吨焦盈利11元/吨,同比增加56元/吨。今年焦炭价格虽然处在整体下跌状态,但是上半年煤价的跌幅要高于焦价,成本让步下焦企利润相较于去年有所好转,焦企利润得到修复。

钢铁行业的智能制造体现在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演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蓬勃发展,助力钢厂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等等。近年来,智能制造在钢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钢企加入了智能制造的建设,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宝钢股份、南钢股份等钢厂都在积极探索智能制造路径。

地产弱势尚未扭转,施工端跌幅继续扩大,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8亿平,同比下降18.3%。1-6月累计销售面积6.9亿平,累计同比下降22.2%。新开工、施工、竣工跌幅进一步扩大。6月新开工、施工、竣工相比于去年同期降幅分别为-45.1%、-1.7%、-40.7%。

众所周知,水泥行业几年前严重产能过剩,于2014年主动推行冬季、夏季错峰生产,有效化解了供应过剩难题,近几年水泥行业销售利润率达18%,盈利水平远远高于钢铁行业。

10月7日12时起,唐山丰润独立轧钢企业实施生产调控,解除时间另行通知。而云南省钢铁行业协会关于云南钢企控亏减产措施的信息也提到,10月份7家钢企在9月份的基础上预计减产建筑钢材30万吨左右。“目前可见热轧库存接近过年水平,螺纹库存相对健康,但同为长材的钢坯库存偏大,这对于市场去化风险带来较大的考验,四季度钢市或将呈现一个供需再平衡的过程。”海钢联钢材事业群板带首席分析师曹剑勇认为,进入四季度,钢铁市场需求端首先会进入季节性转弱的结构,同时政策端对于居民消费端鼓励与刺激偏多,对于前端施工端则有所减弱。

钢市弱势的同时,焦炭市场也面临需求下滑。不过四季度焦炭减产停产,也或一定程度影响市场供需格局。近日山西省下发《关于做好4.3米焦炉关停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4.3米焦炉10月20日前全面停止装煤,启动关停程序,10月底前关停到位。而据Mysteel调研,目前山西省在产焦化产能11850万吨,2023年已淘汰焦化产能570万吨,按计划执行,10月份将淘汰4.3米焦化产能1824万吨。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钢铁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据中钢协监测,上半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13.21点,同比下降15.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粗钢日均产量278.7万吨,环比下降4.8%;生铁日均产量240.7万吨,环比下降3.8%;钢材日均产量375.9万吨,环比持平。

不过,1-8月,中国粗钢产量71293万吨,同比增长2.6%;生铁产量60359万吨,同比增长3.7%;钢材产量90920万吨,同比增长6.3%。

从供给端来看,7、8月份钢厂日产量下降不少,但行业去产能压力还算比较大,9、10月份不可能减产,因为是传统旺季,11、12月份有可能减产,但全年钢铁产量预计略增。

钢铁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于8月下旬出台了《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重从供需两端发力,提出实施技术创新改造、钢材消费升级、供给能力提升、龙头企业培育等“四大行动”。

在“双碳”政策影响下,钢铁行业的重心转为产能产量“双控”。同时,钢铁也将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在实际限产实践中,中小企业尤其短流程企业做的比较好。他呼吁大钢厂尤其头部钢厂应当在行业自律方面做表率作用。在行业困难时期不仅仅是开会喊口号,而是要带头适度减产。

不过7月钢厂主动减产动作增多,反映到高炉检修计划频出。目前发布检修计划省份主要集中在河北、安徽、山西、吉林等省份。

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钢铁行业提出在 2025 年底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到 2030年度,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 30%的目标,国家相关部委不断完善政策以推进钢铁行业节能环保、绿色发展,这对于钢铁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钢企之间的竞争也由成本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竞争,绿色、环保成为钢企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未来钢企盈利情况、发展规模大小都将取决于其环保、绿色生产能力;目前,为适应钢铁行业结构升级,钢企纷纷进行低碳和低能耗规划,在技术改进、循环经济、氢冶炼、环境改造、生态打造等全方位进行绿色转型,全国已有 228 家钢企 6.1 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展望 2023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目标 5%和“扩内需”的政策定位,市场普遍认为今年或不对钢厂产量进行限制,粗钢产量可能再次反弹。

焦炭市场也面临需求下滑。不过四季度焦炭减产停产,也或一定程度影响市场供需格局。近日山西省下发《关于做好4.3米焦炉关停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4.3米焦炉10月20日前全面停止装煤,启动关停程序,10月底前关停到位。而据Mysteel调研,目前山西省在产焦化产能11850万吨,2023年已淘汰焦化产能570万吨,按计划执行,10月份将淘汰4.3米焦化产能1824万吨。

从中长期来看,钢铁行业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和“新发展格局”的实施,《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的出台,《中国钢铁工业2035年发展愿景》 的制定等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效,钢铁行业将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机遇。预计到2030年我国粗钢需求将稳定在10亿吨左右,在此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欲了解更多关于钢铁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钢铁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