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智能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等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智能手环具体应用功能而言,智能手环功能众多,主要包括、监测心率、记步数,看时间等,其中记步数、监测心率及睡眠是智能手环使用最多的功能。根据数据,我国记步数和监测心率使用率分别达65%和65%。其他睡眠监测、看时间和看天气等功能也是常用功能之一。
智能手环 ODM 市场仍较为分散,但受益于小米手环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小米生态链企业占据了智能手环 ODM 领域的部分市场份额。目前,主流手机品牌厂商已将智能手环列入其可穿戴产品生态的一部分,未来随着智能手机品牌可穿戴产品生态的发展,其与 ODM 厂商在手环领域的合作规模预计将持续增加。
(资料图片)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国内智能手环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智能手环是通过软件、数据、云端等技术手段,可与智能手机实现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健康监测、活动追踪、生活管理、定位等功能的智能腕带产品。智能手环发展初期的主要功能为运动计步及睡眠监测。发展至今,许多旗舰级智能手环产品已具备对跑步、游泳、登山、自行车等运动在卡路里消耗、心率等维度的数据监测功能,同时能够提供接听电话、手机应用运行、NFC 支付及语音助理等高级功能。
大部分消费者选择智能手环主要也是为了对自我身体健康进行管理功能,因此行业产品可以在健康功能上进行拓展,瞄准不同的人群需求,精准发力,深耕细作,使智能手环的功能更加细化,持续拓展健康信息的广度,打造新的竞争力。
对于运动爱好者而言,智能手环可发力于运动轨迹追踪、卡路里消耗、体脂变化等需求的满足;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则可发力于对紫外线、空气PM值等监测需求的满足;对于老年人而言,则可以发力于血压、血糖、心率等方面的健康监测“刚需”的满足。同时,我国智能手环厂商还需提升产品的健康监测信息的准确度,虽然不期待其能与精密医疗设备检测准确度相比拟,但至少也要远远超过手机APP的准确度。而且,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基数大,而智能手环的健康监测功能也还没普及中老年人,这或将成为我国智能手环行业的一大发力点。
2023年智能手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法规促进全民健康生活,并将建设健康中国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同时,政府也积极鼓励支持我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直接间接的为我国智能手环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都政策环境;技术上,我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持续进步,为智能手环行业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社会环境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人对于健康、饮食、运动等各种生活方面的需求逐渐提高,居民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也不断提升,并逐渐延伸至运动、娱乐、保健、旅游等领域。
目前旗舰高端智能手环与智能手表在功能上已逐渐趋同,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产品外观及产品形态方面。数据显示,2016 至 2020 年,智能手环出货量以 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 2020 年出货量达 7,890 万台,预计在 2021-2025 年将保持约 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智能手环商业前景很是广阔,但目前行业却存在上面所提的诸多乱象,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发展。智能手环市场要想再进一步,势必会进行一次行业洗牌与整合。行业洗牌过后,手环市场的各种乱象会有所缓和,但剩下的厂商之间仍旧存在竞争,如果厂商们不考虑如何面向细分与个性化市场,仍会面临着同质化竞争以及被淘汰的为危险。
随着智能手环市场相对成熟,新产品/新技术/行业动态通常由关注者向普通人群扩展。品牌需要重视并培育数码产品关注圈层,进而跨圈传播。由于目前智能手环与手机的功能实际上重合度较高,因此如何探索健康监测以外的功能成为了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未来,智能手环行业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深度整合各种信息资源,提供更多的智能服务,提升智能手环的使用体验,推动智能手环行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将进一步加强行业的管理,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智能服务。
智能手环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智能手环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智能手环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欲了解更多关于智能手环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国内智能手环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