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全球滚动:视障人士如何跑上马拉松?这群志愿者说他们可以!

对普通人而言,跑步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但对于视障人士来说,跑步几乎是奢望。

视障人士如何跑上马拉松?这群志愿者说他们可以。


(资料图)

有一群志愿者,他们义务担任视障跑者的教练员、陪跑员,化身视障人士的眼睛,帮助视障群体实现奔跑梦想,他们就是茂名“心shine”残健共融跑团的志愿者。

近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的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赛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上,有6名视障跑者在茂名“心shine”残健共融跑团陪跑志愿者的陪同下,迎着轻风和阳光全力奔跑,跑出了人生的无限可能。

参与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赛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的“心shine”成员合照

广东茂名视障跑者在陪跑志愿者的引领下参加扬州马拉松赛事

2016年1月,在团茂名市委、茂名市志愿者联合会等指导下,茂名盲人协会联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共同建立了广东茂名“心shine”残健共融跑团(以下简称“心shine跑团”)。这是全国首个“视障人士+大学生”模式的公益跑步团体,致力于践行和弘扬“全民健身”“残健共融”公益理念,通过开展“助盲跑”活动,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和视障人士牵手踏上跑道,推动社会的残健共融。

广东省茂名市“心shine”残健共融跑团

“心shine跑团”曾荣获2021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服务项目大赛的公益创业赛优秀组织奖,其发起的“助盲跑”项目曾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优秀助残志愿服务项目”“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等。如今,该项目已通过团中央赛会平台复制推广至广西、内蒙古、江西等多个省份。

截至2022年8月,“心shine跑团”的足迹遍布广州、深圳、武汉、宁波、扬州、海口、哈尔滨等30多个城市,共组织300余场日常助盲跑,累计服务视障人士12900余人次,累计助盲跑65000多个小时,影响了53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助盲队伍,组织跑团成员参加国内外30余场马拉松赛事,累计获得完赛纪念奖牌近600枚。

视障人士与志愿者身穿团服,手握助盲跑牵手巾的背影

“出去看看世界”

6名视障跑者上了扬马赛道

4月16日,2023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赛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扬州站)正式开跑。在两万名选手当中,“心shine跑团”的选手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身穿白色T恤,衣服上印有视障跑者和陪跑员的字样,两两一组,并用一根头巾连起彼此。视障跑者和陪跑志愿者步调一致,动作相同,虽然跑得不快,却引来了沿途观众的阵阵加油声。

来自“心shine跑团”的视障跑者与志愿者正在跑马拉松

据了解,此行抵达扬州的“心shine跑团”,总共有5位视障跑者及其陪跑志愿者。“由于视障人士没法独自参加马拉松,所以需要志愿者陪跑,并引领他们完成赛事。”跑团负责人王俊介绍“视障跑者+陪跑志愿者”这个特别组合设置的用意。

为更好引领视障人士跑马拉松,跑者和志愿者会绑上助盲跑牵手巾

拥有多地马拉松赛事经验的视障跑者梁飞龙,本次随“心shine跑团”前去扬州参加马拉松。他表示,“社会目前仍有部分人对视障者能够跑步感到惊讶,他们在亲眼目睹前,确实是难以理解的。我发现有很多人在路边为我们加油,也表达出敬佩之情,我也因此感觉受到了认可”。

谈及参赛的意义,梁飞龙说,“出去看看世界,也让世界看看我们,参加马拉松赛事就是个很好的途径”。

扬州星火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赛道沿途竖起了“茂扬同行战扬马,盲友共聚好地方”的牌子,为“心shine跑团”的成员摇旗呐喊。“他们的精神真是太激励人了。”协会负责人陶为玲说,“这两天我们一直陪伴在‘心shine跑团’的盲友身边,他们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依然坚持跑马拉松,这种精神给人无穷的力量。”

扬州星火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为跑者加油鼓劲儿

陪跑志愿者:

视障跑者的眼睛和勇气

视障跑者杨宙熙,是第一次来扬州参加马拉松,扬州人的热情让今年61岁的他激动不已。“沿途的观众太热情了。”

杨宙熙是后天失明的盲人,因疾病在2012年变成了全盲。“一开始我无法适应,感觉命运对我太不公了。”杨宙熙失明后一度消沉,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茂名“心shine”残健共融跑团。“我们每周都会跑步一次,变化特别大。”杨宙熙说,跑步让自己更自信,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这几年,他还多次走出茂名,参加了多场马拉松比赛。

杨宙熙的陪跑员,是来自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院的志愿者陈怡华,谈及陪跑志愿者的意义,她说“我们是他们(视障跑者)的眼睛,也是他们奔跑的勇气”。

“心shine”跑团志愿者陈怡华陪同杨宙熙跑马拉松

视障跑者和陪跑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心shine跑团”的志愿者在参加陪跑前,必须接受专业培训,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和与跑者的长时间磨合后,才能进行陪跑。陈怡华分享道,“彼此默契是最重要的,跑步的时候,我的心全都放在杨老身上”。

陪跑志愿者在跑步时,不仅要关注路面的情况,还要关注视障跑者的身体状况,让两人的配速达到一致。虽然陈怡华的专业是体育,但是为了照顾杨宙熙的速度,他们跑得并不快。“扬州真是太美丽了,在途中遇到一些漂亮的景色,我就讲给杨老听,让他也享受这段比赛的美景。”

跑步让他们有了融入社会的自信

今年40岁的王俊是“心shine跑团”的发起人之一,他在大三时不幸失明,但坚持完成学业并顺利毕业。毕业后王俊回到茂名,加入了一家食品公司,从外贸员开始做起,一直做到外贸经理。王俊还开了一间盲人按摩店和英文读书机构,此间虽然曾经历过很多艰难困阻,但都一一克服。工作之外,一有空他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并经常去旅游。

“心shine跑团“发起人王俊在陪跑员的陪同下跑上马拉松赛道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张乾坤老师是“心shine跑团”的另外一名发起人,张老师在上大学时便认识了王俊,研究生毕业后回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任教,两人还继续保持联系。2016年初的一天,他俩一起吃饭的时候,王俊说想晨跑,张老师便提出带他一起跑。结果他们俩试验了觉得效果挺不错,于是便萌生了组建“心shine跑团”的想法。他们想让更多盲人朋友走出户外、亲近自然,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和提升对生活的自信心。

“现在我们跑团有300多名视障跑者,志愿者有3000多名。”王俊说,跑步对于一般人的意义主要是锻炼身体。但对于视障人士,其意义远不止于此。他强调,不少视障人士长期待在家,当他们走出家门参加马拉松赛事,让世界看到视障人士时,实际上他们已经融入了这个社会,这就是残健共融。

“心shine跑团”志愿者引导视障人士进行跑前拉伸

“视障人士融入社会的过程,也等于告诉其他人,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也是有需求的。”王俊提到,就好比原先公园某处的台阶设计,并不利于视障人士活动,当视障人士经常前往该处跑步时,有关方面可能会考虑视障者的需求,将之改善为城市无障碍设施。又如不少马拉松赛事都是需要抽签参赛的,主办方可能会因视障人士的出现而开设绿色报名通道,让视障人士也有机会参与。

六七年来,王俊带着视障朋友们跑了30多场马拉松,“我们重在参与,但是通过跑步,我们逐渐敞开心扉,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增加了融入社会的自信”。

2023高州全民健身徒步活动,“心shine跑团”志愿者与视障人士徒步背影

青春志愿助盲跑

携手同行向未来

期待更多青年志愿者的加入

来源:中国青年志愿者

编辑:张 培

运营:河北新闻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