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观察 >

陕北“最牛记者”获刑13年 “记者”身份就这么值钱吗?

11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记者节,每年的这一天里,都会有一些平日里为撰写新闻奔忙的记者,难得地成为新闻的主角,受到公众的关心,今天同样也不例外。然而,就在真正的记者们难得有机会过个节的时候,一则与“假记者”有关的新闻却不期而至。据报道,在陕北有“最牛记者”之称的白延林犯诈骗罪、受贿罪一案,近日在陕西榆林中院公开宣判。因假扮记者,利用影响力获取不法利益,榆林中院依法判处白延林有期徒刑13年,这一判决结果,让身为乡镇干部的白延林以记者身份作出的种种卑劣行径再度受到了舆论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记者身份为何如此值钱”这个问题的思考。

如果说那些在记者节中受到关注的优秀记者,用自己的笔耕不辍为记者行业赢得了社会的敬意,那么,像白延林这样假借记者名头,不择手段为自己谋取不法利益的人,则无疑给记者群体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抹黑。尽管事实上,白延林根本不曾在任何媒体工作,更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但是,当他以记者的身份招摇撞骗,充当“关系掮客”的时候,那些受其蒙蔽,相信他能“办事”的人,却并不会知道他的把戏,而只会把他当做一个真正的记者来看待。从这个角度上看,尽管白延林的记者身份是假的,但其行为对记者行业形象的损害却是真的,对此,真正的记者们,确实有充分的理由对白延林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

然而,如果我们对这起事件的思考,仅仅停留于对白延林招摇撞骗行为的谴责和气愤的话,恐怕并未触及这起案件背后潜藏着的“真问题”,而真正的新闻工作者们,更应洞穿表象,看到白延林能够屡屡得手的本质。通过此前各大媒体对白延林具体罪行的报道,不难发现:白延林的“成功”,依赖的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精巧的骗术,他为自己伪造的“记者”头衔,本身便拥有某些足以让那些有求于他的人乖乖掏钱的神奇能量,而这一点,才是社会最应深思的问题。

如果去问一个普通人:记者是干什么的?对方大概会回答:记者当然是写新闻的人。而如果带着这个问题去问一个新闻伦理规范方面的专家,对方则会更进一步,指出记者在新闻工作中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告诉你如何才算是一个对社会有正面价值的优秀记者。不论是以普通人的标准,还是以新闻专业的标准来看,记者的所作所为都应紧扣在新闻工作上,而不应与其他乱七八糟、鸡鸣狗盗的事情扯上关系。

但是,在白延林一案当中,我们却看到了一种怪相:许多被白延林蒙骗的人,一听对方是记者,立刻便对其巴结了起来,其中原因,便在于他们坚信:记者能够帮他们“办事”。在这些人看来,记者由于长期跑线采访,自然会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而且很可能认识一些关键领域的“大人物”,而白延林也正是瞅准了这些人的这种认识,投其所好,疯狂暗示自己“有关系”,甚至给自己取了化名“白岩林”,谎称自己与白岩松过从甚密,这才赢得了这群人的信任。这折射出了一个远比“假记者”行骗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记者行业的声望与形象,早在白延林行骗之前,便已受到了一定的扭曲,以至于一些人就是认为记者能够“办事”。

查阅以往类似新闻,不难看到,虽然这次被判刑的白延林是个假货,但利用自己的记者身份,从事有偿发稿、牵线搭桥等勾当的真记者,同样为数不少。因为记者工作的特殊性,不少别有用心者都将记者视为“围猎”的对象,而在种种诱惑之下,不乏为了利益弃职业道德而不顾的行业败类,这样的人才是让记者的名誉与形象受损的真正元凶。对新闻行业而言,要清除这种负面声誉,恐怕除了严查“假记者”之外,也需积极自净,杜绝记者行业之内的害群之马。

关键词: 最牛记者 获刑13年 真问题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