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振海
南昌有个地方叫做“百花洲”,那花团锦簇的名字,听起来就令人神往。
百花洲,原来只是东湖上的小洲,东湖以外,还有北湖、南湖和西湖,今天,这里已经变成一个大家庭,有同一个名字,叫“百花洲街道办事处”,有十个社区。
百花洲是一个能唤醒“南昌”记忆的地方。
据传,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的澹台灭明离开孔子后,在百花洲畔结草为庐,传播儒学; 唐代刺史韦丹在东湖筑堤;南宋通判丰有浚在此植柳成荫,隐士苏云卿在此灌园植蔬;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也曾登洲游湖并赋诗一首:“茂林修竹美南洲,相国宗侯集胜游,大好年光与湖色,一尊风雨杏花楼。”“晚明第一猛将”刘綎“表忠祠”也矗立洲畔。
那时的百花洲,荷花满湖,万柳成行,洲上盛开奇花异草号称“百花洲”!
清代蒋湘南二百十六字百花洲铭,更是道尽百花洲:湖之大——“三湖错列,一涨汪洋”;湖之惠——“节之派之,阜民用康”;湖之境——“云依树幽,月印波显”;湖之乐-“钓游有憩,公宴有堂”。
民国时期,这里辟为湖滨公园。周边有建德观、基督教堂、杏花楼、佑民寺、城隍庙等等。游园聚会、垂杨烟柳,堪为南昌佳胜之地。
今天,这里叫“八一公园”,是南昌城区闹中取静的好地方,是老百姓休憩之所。
澹台灭明结草为庐时,百花洲还不在城区;苏云卿灌园植蔬时,百花洲也只是城郊;蒋湘南写“百花洲铭”时,这里才成为南昌的城市中心。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百花洲一直是南昌的中心。
然而,到今天,不到二十年间,我们居住的百花洲已经变成南昌的老城区中心了。
虽然如此,我仍然以在这里居住为荣。因为,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有如亲人般的近邻,这里有我们成长的历程,这里也有更加精彩的未来!
因为,这里是唤醒“南昌”记忆的地方!我家住在百花洲,百花深处好街道。
(文章来源: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