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观察 >

我市全力打通应急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记者孔璐)全市224个乡镇(街道)都已组建应急办,13个园区都成立了安监站,灾害信息员队伍延伸到了村组,人数由3500余人发展2.2万余人……3月10日,记者从我市相关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不断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全市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保持全省前列,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主要是指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两级应急管理机构、救援队伍、工作职责和制度建设。自2019年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我市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将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之一,同时,不断推进园区安监站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和典型引领,全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为强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去年12月31日,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完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应急管理保障能力,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其中,各个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实行实体化办公;乡镇(街道)和功能区要建设一批应急避难场所和区域性微型应急物资储备仓库,要组建一支不少于3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行政村(社区)要组建一支不少于10人的应急救援力量。

今年,我市将深入开展细化乡镇(街道)“十个一”标准,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六有”建设,以及行政村(社区)“三有”建设三项工作。“十个一”标准,即一套应急管理制度、一套应急工作机制、一套应急预案、一张应急管理网格表、一张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重大风险分布图、一套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重点隐患台账、一张安全转移避险路线图、一批监测预警设备(无线预警广播等)、一批警示教育宣传牌、一套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计划,夯实辖区内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六有”建设,即有机构、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三有”建设,即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根据方案要求,到今年上半年,所有乡镇(街道)实现“六有”,行政村(社区)基本实现“三有”;到2035年,基本实现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更加稳定可控。

(文章来源:井冈山报)

关键词: 管理工作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