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超导材料应用情况与投资价值研究
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直流电阻为零和完全抗磁性的材料。超导输电技术具有传输容量大、线路损耗小等优势,可大幅提升电网性能。复合材料电介质是高温超导电缆的关键部件,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之一。
【资料图】
近日,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公司组织开展超导电缆大负荷试验,通过连续9小时1000安以上、最大1289安的大负荷运行,初步验证了超导电缆带大负荷运行的能力。
据了解,在日常运行情况下,超导电缆的载流量相当于4~5根同电压等级普通电缆,在大负荷运行状况下相当于7~10根普通电缆,可解决大城市电网“窄通道大容量”的输电难题。
高温超导输电的原理是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使电力传输介质接近于零电阻,电能传输损耗趋近于零,从而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
根据第三方机构核查数据,上海1.2公里的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与常规电缆相比,实现了14%的减排效果,同时节省了70%的地下管廊空间。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超导材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超导材料又称为超导体,是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而超导材料不仅具有零电阻的特性,还可以完全抗磁性.因此超导材料在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耗损,还能在每平方厘米上承载更强的电流。
全球超导市场以低温超导为主,低温超导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超导线材、超导磁体、超导设备四个环节。
目前低温超导材料的绝大部分应用都是基于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主要应用领域包括MRI、MCZ、NMR、ITER、加速器、科研用特种磁体等。
随着全球超导技术的不断研发,以及超导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全球超导行业已然进入火热年代。其中,超导材料是超导应用的基础,所以是最先产业化的部分,也是未来最具确定性的领域。全球超导材料的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2018年全球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为61.51亿欧元,同比增长6.1%,2019年全球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为64亿欧元。
超导材料在电网建设上不断有应用试点。国家电网发布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表示将全力做好电网扩投资工作,加快特高压、抽水蓄能、超高压等项目建设,年内在建项目总投资将突破万亿元。
据国家电网介绍,今年1-7月,完成电网投资2364亿元,同比增长19%,目前在建项目总投资8832亿元,其中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和抽水蓄能电站3299项。到年底前,国家电网预计再完成近3000亿元电网投资,开工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4169亿元,其中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和抽水蓄能电站1173项,届时在建项目总投资有望创历史新高,达到1.3万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超过2.6万亿元。
超导材料具有的优异特性使它从被发现之日起,就向人类展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但要实际应用超导材料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这首先是它的临界参量,其次还有材料制作的工艺等问题。
超导材料同时有着较为突出的市场需求,超导材料是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的前沿材料之一,在能源、医疗、交通、国防工业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因为其使用条件苛刻、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因此商业化应用速度较慢。
目前全球超导市场以低温超导材料为主。除ITER项目外,超导技术在民用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MRI(核磁共振)、MCZ(用于半导体单晶硅)、大科学工程(CFETR、重离子加速器)等领域。
《2022-2027年中国超导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