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今日要闻!工信部将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相关资料图)

工信部将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据报道,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长67.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921.4万台,同比增长48.9%。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维护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工业机器人已应用到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也全面支撑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器人在餐饮、零售、物流配送、医疗康复等领域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特种机器人作业能力明显增强。

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现在机器人行业产品还是以中低端为主,同质化、缺乏竞争力。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一些核心技术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已有一定突破,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具有较大差距。

中国机器人行业每年都在增长,但增速并不是特别快,因为它与国家整体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是一致的。很多行业现在还不太适合推广机器人、机器臂。人手操作越复杂的行业,越难被机器人替代。未来,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每年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大约是在20万台左右,而且市场上已经有了包括机器人“四大家族”(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士ABB、德国库卡)在内的国际品牌,市场规模不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可能只就够真正养活7-8个国产品牌。而现在活跃的机器人企业就有30多家,更不必提相对低调的小企业。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分析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专家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基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必定为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科学家正在加紧研发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的5G机器人、高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具有人工智能的医疗诊断机器人、群体智能机器人、5G商用测绘制图机器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机器人、人机交互教学机器人、艺术创作机器人、高性能仓储机器人等,中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正实现弯道超车,并在全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

想要了解更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工业机器人 同比增长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