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政策利好行业高质量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23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虽然2020年受疫情冲击,国民经济发展收到了一定的影响。但随后,随着国家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2年上半年,我国GDP为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

由于是城市公用事业的物质载体,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及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区域交流与协作、发挥城市经济核心区辐射功能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望未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多份出台政策文件释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信号(2022年从《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再到《“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再到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等专项实施方案),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现代化、产业化将是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方向。


(相关资料图)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为保证城市社会生产和生活正常运转的物质设施建设的总称,包括能源系统、水利资源及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 邮电通讯系统、环境绿化系统、防灾和战备系统等六大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具有服务的公共性和为生产服务与为生活服务的两重性、效益的间接性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性、建设的超前性和与直接生产设施形成能力的同步性等五个特性。

我国的城市基础 设施相对落后是我国城市面临的紧迫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总体来看,城市基础设施行 业面临较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相继出台了一些列政策。例如2020 年8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银保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针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7 项重点任务。

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现状 政策利好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层面的带动下,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浙江2021 年5 月印发《浙江省城市内涝治理“十四五”规划》,提出整体提升城市排洪水平。结合城市分区布局、河流自然条件和雨水汇集渠道,加强城市河道及圩区强排设施、闸站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城市内涝防治要求,加强截洪沟等排洪设施建设力度,对能力不足的沿河及圩区抽排设施进行提标改造,整体提升排水能力。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区域化建设,实行新区“海绵+”和老区“+海绵”模式,推行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储水池塘、生态绿地等雨水源头减排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区域性城市内涝、改善水系生态环境、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有效提升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率。

上海2021 年8 月印发《关于加强本市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构建干线、支线、缆线相互衔接的综合管廊系统。进一步完善城市供电、供水、排水、燃气等地下管线建设,提高地下管线新建和改造标准,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促进能源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进排水泵站、调蓄隧道、调蓄池建设,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畅通城市水循环,全面推进16 个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35%以上的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江西2021 年10 月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

除了上述政策利好外,还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这将继续推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公用事业的迅速发展。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国民经济 设施建设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