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2023金融科技行业分析:金融行业迎来大模型时代 七大技术持续定义金融科技的未来

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六大金融领域,是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

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目的在于金融的提质增效、科技是赋能手段。对于金融科技的参与主体,从各主体参与金融科技的模式和维度来看,可以按照金融、技术、监管属性划分为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技术服务商、监管机构四大类。


(相关资料图)

对于金融科技的应用领域,依据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情况与国内外分类标准,可以将金融科技划分为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财富管理、第三方支付、第三方个人征信以及数字人民币六个较为典型的领域。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金融与技术的融合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金融科技(FinTech)的概念在2015年进入中国。早期的技术应用是金融业务的IT基础设施,电子化工具为主。后随着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技术逐渐从后台的位置转移到了前端,渗透到了金融的核心业务领域。

2016年起,伴随着金融科技概念兴起和监管的收紧,行业开始重新审视科技的重要性,以技术输出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开始出现,此外,金融科技对于金融业务的意义也更加重要,以消费金融为例,2018年以来,在监管愈加收紧背景下,多数互金公司转型助贷,通过金融科技为银行、信托、消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获客、风控、反欺诈等技术输出服务。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科技与金融业务的结合也越来越广泛与深入,科技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显著。监管部门循序渐进地出台一系列“科技+金融”的政策导向性文件,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的监管制度与市场秩序。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金融科技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2022年国有六大行投入总计1165.49亿元,十大股份制银行投入总计647.68亿元,多家中小银行未披露金融科技投入具体数额。整体来看,部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呈现负增长,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增长幅度有所减缓。在金融科技投入方面,以工商银行投入262.64亿元的数额最高。2022年股份制银行投入总计647.68亿元。

金融科技公司半年业绩普增

半年度财报季到来,多家上市金融科技企业均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根据各家业绩报告可以看到,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复苏,上半年金融科技业绩普遍向好,多家企业将2023年全年促成贷款额目标进行了提升。

截至8月31日,共7家上市金融科技企业——陆控、奇富科技、嘉银金科、维信金科、信也科技、小赢科技、乐信先后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业绩普遍向好,其中有4家金融科技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伴随着行业客群整体上移的情况,资产质量也有所提升。比如,乐信半年报数据显示,得益于风控体系迭代和用户识别能力提高,新增资产质量提升明显:优质用户贡献的新增GMV(注:交易总额)占比从去年二季度的80%上升到92%;二季度入催率环比下降近10%。

信也科技也在财报中提到,随着客群上浮战略的持续深入,依托于科技驱动的优质用户数量的稳健增长,信也科技在国内市场服务的优质用户比例在第二季度进一步增长至80%,高于去年同期的74%,创历史新高。

金融行业迎来大模型时代

作为AI新基建,大模型在金融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前台,智能客服,是AI在金融领域最常见的应用方向之一。金融大模型将大幅提升客户经理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降低客户经理的运营成本,让每个人都拥有类似Jarvis的24小时在线的专业客户经理。

在中台,AI大模型有机会改变金融机构内知识获取、内容创作、会议与沟通、代码开发与测试的方式,提升内部办公效率,甚至引发研发测试模式变革,全方位提升金融机构内部运营效率。

在后台,大模型将成为智能科技底座的标配,大幅降低智能技术应用的门槛,只需少量标注数据就可以让智能技术覆盖广泛的场景。

当前,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部分城商行,均已经开展或计划开展金融大模型研发,AI算力和数据基建将迎来高速发展。根据IDC预测,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分布式存储增速将达到中国市场增速的2倍。大模型时代,金融机构需要以AI的场景、架构为抓手,结合各行的数据特点,打造新一代智算基础设施。

七大技术持续定义金融科技的未来

金融科技发展,不仅是技术的进展,更是应用层面的进展和创新。未来,七大技术将重塑科技金融业的市场格局。

一是人工智能。从单点尝试走向全面应用,深度融合业务与运营各环节;在项目/产品落地速度、整体工作效率、综合成本控制、安全保障上为金融机构提供额外价值。

二是云计算。规模化上云趋势加快,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得益彰;得以灵活布置的前端网点和后端算力,将解锁一系列高客户感知的应用场景。

三是元宇宙与全面虚拟技术。虚拟感知构筑虚拟世界,重塑客户服务与内部运营;空间计算技术、AR/VR/MR技术的不断发展将重新定义客户体验和内部运营。

四是区块链与Web3.0。互联网范式迭代,颠覆未来商业模式;区块链、数字资产、去中心化架构将颠覆原有的门户平台商业模式,甚至催生新的金融服务领域。

五是下一代通信。高带宽、低延迟、强安全的数据传输赋能技术解决方案,物联网技术持续推动新用例落地;高通量卫星网络、5G/6G、低能耗局域网等从天到地的通信技术各自发展和互相融合,将赋能更快速、更安全的金融产品和应用。

六是下一代集成开发。平民开发、灵活部署、智能辅助、自动开发将变革传统技术密集的开发流程,进一步降低开发门槛,科技能力不再是技术企业独有的护城河。

七是信任架构与数字身份。构建数字信任体系,夯实金融科技安全基石;零信任架构、数字身份、隐私工程等技术保障金融和隐私安全,增强信任。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金融科技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