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数据,是指工业领域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数据。其变革影响之深,覆盖范围之广,足够以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掀起新一代工业革命的高潮。在现代工业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度融合的当下,工业大数据就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最核心的支撑之一。
2012年至2021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其中,产业规模持续加大扩张。至2021年底,装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0.51万家,比2012年增长近45.30%;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达到28.83万亿元、26.47万亿元和1.57万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92.97%、47.76%和28.84%。今年8月份,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和疫情散发多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积极应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加快推进实施,工业生产小幅回升,延续5月份以来稳步恢复态势。
如果你想了解工业大数据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中国工业大数据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重点分析了工业大数据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工业大数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相关资料图)
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将成为未来提升制造业生产力、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也是全球工业转型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国工业大数根据市场规模正在迅速增长,未来发展趋势也充满无限可能。
自从工业独立成为一个门类以来,人们从未停止对工业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利用。泰勒掐着秒表计算工人用铁锹送煤到锅炉的时间,是对制造管理数据的采集和使用;福特汽车的流水化生产,是对汽车生产过程中工业数据的采集和工厂内使用;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是将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扩大到工厂和上下游供应链……可见,和很多技术沿革一样,工业大数据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一脉相承。
2022年全球工业大数据市场规模为313亿美元,在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中占比超过50%。预计到2023年底,全球工业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463亿美元,在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中占比将达到60%。
从区域分布来看,北美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大数据市场,主要受益于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成熟的数字产业生态以及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烈需求。欧洲是全球第二大的工业大数据市场,主要受益于其领先的制造水平、丰富的跨行业应用场景以及对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亚太地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工业大数据市场,主要受益于其庞大且多元化的制造基地、快速发展且创新活跃的数字产业集群,以及对数字化转型的强烈需求和创新意识。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大数据市场,主要受益于其对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降低成本和风险,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点的迫切需求。能源、交通、医疗、农业等行业也是工业大数据的重要应用领域,主要受益于其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社会福祉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牵引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工业大数据迈出了从理念研究到技术探索、再到应用落地的关键步伐,在工业生产端、需求分析、流程优化、预测运维、能源管理等环节,数据驱动的工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工业大数据是未来工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的关键。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工业互联网,各国都将工业发展战略瞄准了“大数据”和“智能化”,未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创新发展都将以工业大数据技术为实施基础。
当前,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之一 。智能制造的关键就是对数据的整合分析和使用。因此,数据是“新工业革命”的战略要素。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的“工业4.0”都关注到信息技术和数据对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1月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 2020年)》明确提出“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的目标。同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发布《工业大数据白皮书》,为推进工业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可以预见,工业大数据将成为未来全球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要素。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工业边缘市场分析》报告,边缘计算和云边协同正成为重要趋势,且工业和IoT是边缘的重要落地方向。随着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持续推进,边缘智能、物联管控、软件定义工控和5G专网将成驱动工业边缘的四个发展主线和技术方向。IDC预计,到2026年,中国工业企业在边缘侧的支出将达658.2亿元,其中工业边缘四个方向形成的增量市场将从2021年的47.2亿元增至89.1亿元。其中,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所带动的“云+边”智能数据分析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工业大数据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工业大数据是未来工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的关键。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工业互联网,各国都将工业发展战略瞄准了“大数据”和“智能化”,未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创新发展都将以工业大数据技术为实施基础。工业大数据的发展有以下背景和动力:
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环境资源约束加剧、消费需求多元化等挑战,传统制造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高效率、质量和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工业大数据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个性化定制等目标。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撑。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间的智能连接和交互,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弹性可扩展的计算资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复杂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决策。
未来工业大数据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等软件和服务领域需求较为突出。
未来中国工业大数,如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它们将大大提升工业大数为中国工业大数据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中国工业大数未来发展趋势也充满无限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的出现,中国工业大数据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欲了解更多关于工业大数据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工业大数据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