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抗癌药物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2023

过去肿瘤治疗主要是以化疗药物为主,但由于化疗药物也会对正常细胞进行无差别杀伤,因此虽然可以广泛运用但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随着小分子靶向药和抗体为代表的精准疗法的研发取得巨大进步,逐步成为肿瘤主要的治疗方式。而抗体药物中,以PD-(L)1为代表的肿瘤免疫药物成为了相比化疗更安全的泛适应症疗法,同时相比其他抗体和小分子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革新了肿瘤的治疗选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你想了解抗癌药物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抗癌药物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抗癌药物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抗癌药物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肿瘤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医疗卫生问题之一,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治疗费用昂贵的特点,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人类医疗卫生问题之一。受生活方式变迁、环境恶化及社会压力增大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及中国肿瘤新增人数持续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肿瘤新发病人数为1973.7万人,同比增长2.3%;中国肿瘤新发病人数为468.8万人,同比增长2.6%。

在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占比也不断提升。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17292亿元,其中抗肿瘤药物市场占比达14.1%。

据药融云统计,2021年抗癌药物市场院内销售额总计超885亿元,同比增长13%,2022年也在稳定增长。从企业来看,TOP10药企中跨国企业有4家,分别为罗氏、阿斯利康、辉瑞和诺华制药,本土药企有6家,分别为齐鲁制药、江苏恒瑞医药、石药欧意、正大天晴、江苏豪森和信达生物。

癌症患者仍然存在巨大的尚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世界各国都对治疗癌症或罕见病的新药、新型疗法寄予厚望,对新药和新型疗法开发的研发投入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生物技术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新药,这将促进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长。

从我国肿瘤发病细分种类排名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烟民”众多,使得肺癌成为我国最大的肿瘤新发病种类,远超其它癌症种类。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种类新发病人数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人数分别为95.4万人、48.4万人和46.8万人。

随着近年来全球肿瘤患者人数的持续增长,全球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增加。据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规模达18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今年年初,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了一批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其中南京正大晴天4类仿制药瑞戈非尼片获批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据了解,此次南京正大天晴的瑞戈非尼片顺利获批,为国产第2家。国内首仿+首家过评的是扬子江药业,于去年12月获批上市。

瑞戈非尼片(Stivarga)是一种抗癌药,属于多靶点的、细胞内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和外周细胞的多个激酶,从而抑制肿瘤形成、血管新生和肿瘤微环境形成,参与正常细胞功能及病理过程。适用于临床上治疗既往接受过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VEGF治疗、抗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既往接受过甲磺酸伊马替尼及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的局部晚期的、无法手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

瑞戈非尼片最早由拜耳(Bayer)研发,于2012年9月获得FDA批准上市,2016年底获批进入国内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瑞戈非尼片的全球销售额达4.77亿欧元,并且该产品在国内上市后,销售额呈爆发式增长趋势,2021年在中国三大终端6大市场的销售额超过9亿元,同比增长41.2%;2022年大概率突破10亿元,市场潜力较大。

除此之外,瑞戈非尼片的国内市场竞争状况良好,据公开数据,除了扬子江药业和南京正大晴天之外,国内还有多家药企布局瑞戈非尼片仿制药。据悉,目前江苏豪森药业、上海创诺制药、齐鲁制药、湖南科伦等企业的产品还在审评审批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肿瘤免疫、靶向药物被纳入医保目录,且CDE近年来不断加快国内创新药审批速度,国内抗肿瘤药物市场正加速向国际市场靠拢,免疫及靶向药物有望逐渐成为国内抗肿瘤药物的主力。而随着各种药物的加速上市,癌症患者也将迎来更多的药物选择。

抗癌药物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社会医疗卫生支出持续增加以及医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推动了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的稳定增长。由于而我国作为癌症发病大国,在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占比也不断提升。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17292亿元,其中抗肿瘤药物市场占比达14.1%。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百款双抗药物处于各个临床阶段,但截至 2022 年 6 月,只有 6 个产品获批上市。其中,Hemlibra 2020 年销售额已超过百亿人民币(23.87 亿美元),收入 60% 集中在美国,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有较大成长空间,尚无竞品。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抗癌药物市场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在市场竞争方面,抗癌药物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市场正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抗癌药物行业有进一步洗牌的强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抗癌药物细分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信息化技术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本报告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投资者能够充分把握行业目前所处的全球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具体分析该产品所在的细分市场,对抗癌药物行业总体市场的供求趋势及行业前景做出判断;明确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对手,了解市场定位,把握市场特征,发掘价格规律,创新营销手段,提出抗癌药物行业市场进入和市场开拓策略,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想要了解更多抗癌药物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抗癌药物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