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移动警务终端基本实现了全警配备,全警可以通过便捷高效的“掌上警务”,实现指挥中心和现场民警扁平化指挥,确保在突发事件中做到反应快、指挥快、处置快。其中,为民警巡逻防控工作量身定做的“公安网 + 盘查”APP 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获评公安部“全国特别推荐类应用”。
公安部门的警务信息化正在向智能化阶段迈进,作为“智慧警务”核心的移动警务体系已初步形成,5G 定制网高度契合新时期移动警务的需求,基于5G 定制网打造的移动警务系统成为新时期移动警务系统的发展趋势。在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恶劣天气或其他可能影响道路正常运行的特殊情况下,交通部门通过信息传播媒介,向道路使用者提供信息或发布指令,确保行车安全,保障交通通畅。基于5G 消息的应急群发能够更好地承担交通信息发布工作。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移动警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相关资料图)
移动警务是公安机关依托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移动化业务办理和信息处理的警务活动,是“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的关键载体和重要支撑。为适应社会治安动态化管理要求,顺应现代警务机制移动化、智能化、扁平化的变革需求。
移动警务是公安机关依托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移动化业务办理和信息处理的警务活动,是“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的关键载体和重要支撑。为适应社会治安动态化管理要求,顺应现代警务机制移动化、智能化、扁平化的变革需求,自2016年起,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新一代公安移动警务建设,大力推进移动警务普及应用。
一直以来公安涵盖的业务范围都非常广,包含交通、治安、消防、边防、社区等多个警种。每个警种的移动业务应用种类及场景都有所不同。虽然目前大多数移动警务终端在后端平台的支撑下,借助终端应用软件都可以提供图像综合应用、图像侦查研判、无线单兵、移动办公、审批管理、采集执法等移动警务应用。但由于受技术水平与现场情况等方面的局限,移动警务终端的功能应用仍难以满足公安机关、交管部门、环境监察等差异化的应用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执法工作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执法工作量日益增加。公众对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反应、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加快执法速度、构建和谐执法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建设良好执法环境必须加强警务工作的及时性,同时加大对破坏人民和谐生活的不法行为的处理力度。
2023年移动警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移动5G技术将改变传统的警务网络建设使用模式。在民警日常执法办案中,可实现移动执法实时审批、涉案证据智能采集比对、执法全流程记录监督等功能,提升执法人员的办案效率;在接处警、指挥调度等工作中,民警可更加直观了解现场警情并实时下发指令;在公路巡控、交通指挥调度、车驾管等交管工作中,可实现道路情况实时监测、分析研判,全面管理车路协同信息,实现第一时间掌握交通堵塞、交通事故情况,并及时处置。
截至2022年5月,新一代省级移动警务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数目共计12个,处于测试或试运行阶段阶段平台共计17个;31个省完成移动警务PKI系统建设,实现了移动警务数字证书的制证签发和国产化密码替换,累计发放证书56万余张,配备终端超70万余台。《“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智慧公安建设提升工程,将从基础建设、信息集成系统、预警防控、治安管理、惠民服务等方面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未来云储存算法技术、预警防控系统等将成为行业发展重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领域需求的持续细化,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新一代移动警务终端在公检法等专业领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也助推了移动执法办案模式的变革。移动警务是公安机关依托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移动化业务办理和信息处理的警务活动,是“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的关键载体和重要支撑。为适应社会治安动态化管理要求,顺应现代警务机制移动化、智能化、扁平化的变革需求,自2016年起,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新一代公安移动警务建设,大力推进移动警务普及应用。
移动警务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移动警务行业的市场规模、移动警务市场供需求状况、移动警务市场竞争状况和移动警务主要企业经营情况、移动警务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移动警务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中研普华凭借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总结出完整的产业研究方法,建立了完善的产业研究体系,提供研究覆盖面最为广泛、数据资源最为强大、市场研究最为深刻的行业研究报告系列。欲了解更多关于移动警务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移动警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