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2023城中村改造行业现状及规划深度分析

城中村改造的概念及不同模式

城中村改造是指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化要求,对城中村进行综合改造的行为。城中村是中国大陆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进程上属于“急速城市化”,人口城市化虚高;空间上,建设布局出现无序乃至失控。城市的扩张将城市周边的农村纳入城市的规划范围,城市周边的农村逐渐被城市的 高楼大厦包围,成为了“都市里的村庄”,即城中村。


(相关资料图)

随着城中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中村引发的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太原等大、中城市相继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各地逐渐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城中村改造模式。

(一))各地城中村改造相关法律都规定城中村改造需要制定城中村改造方案,改造方案主要包括村庄现状、社区居委会设立、清产核资、拆迁安置、用地规划和建设设计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而房地产开发是由开发商获得土地后依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施工许可证,然后依照获批的规划设计进行自主开发建设的行为,其设计规划内容不会涉及到改造村庄、设立居委会等方面。

(二) 城中村改造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而房地产开发一般是指房地产开发商获得土地使用权后的建设行为,不需要再对土地所有权性质进行变更。

(三) 城中村改造还涉及村委会转为居委会、村民户口转为居民户口、集体经济组织转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等问题,转制工作是城中村改造的重要内容。而房地产开发不会涉及上述内容。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城中村改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共有7个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和14个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至1000万)。超大特大城市是带动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增长极。从国际上看,此类城市也都面临着一些共性化挑战,如城市土地资源严重短缺、居住成本偏高等。城市内部发展不均衡,因为各种原因在相对中心的区域形成了‘城中村’。

城中村改造应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改善城中村综合环境,完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区为目的,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利民益民、科学规划、综合改造的原则,依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方案,应当根据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和区域城市功能的要求,以及城中村改造综合用地专项规划指标,统筹考虑村民安置、环境风貌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由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组织编制。

城中村改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3年以来,城中村改造多次被中央重要会议提及。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是站在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工作部署。城中村改造的推进,关乎民生福祉,也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超大特大城市是当前推进城中村改造的主要范围。按照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划分,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目前有7个超大城市和14个特大城市。超大特大城市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这些城市的城中村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城中村作为存量房源地,是很多超大特大城市外来建设者等新市民、青年人奋斗的第一个落脚点。城中村布局凌乱、房屋破旧密集、公共服务缺失、环境卫生条件相对较差,与光鲜亮丽的城市核心区域形成较大反差。

目前,超大特大城市中相当一部分城中村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大量的出租屋,这些房屋位置好、面积小、租金低,为租客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如何在提升城中村硬件条件和配套设施、解决安全隐患的同时,保障租客的相关权益,是需要各方综合考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深圳市推进城中村保障性住房品质化安全改造提升工作。深圳市将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相结合,是统筹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城中村改造的探索。找准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两项工作的结合点,通过城中村统租将两者整合在一起,能够提供更多高品质、可负担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上海市提出,预计到2025年,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到2027年,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完成。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撑城中村改造推进。在改造方式、改造主体认定、土地出让政策、财税支持、融资支持、资金平衡等方面有比较完整的政策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市场化机制的参与。

我国目前的城中村存在的几类问题:(1)居住人员和社会组织方面,存在着人口密度过高、社会治安压力较大、村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城中村管理薄弱等问题;(2)土地、房屋权属状况方面,存在着土地权属混杂、结构失衡、房屋使用性质更改随意、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大等问题;(3)规划建设状况方面,存在着村庄规划缺失、规划落实和建设管理难度大、公共服务设施欠缺、居住环境差等问题。

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为落实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有关要求,聚焦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北京市等43个城市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探索创新政策举措,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城中村和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重点,推动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这项试点将有助于城中村改造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优化、功能更完善、设施更完备。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城中村改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