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的出现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很多人已经高血脂了却不自知,病程时间久了,可能会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接踵而来。在我国,人群中血脂异常的问题正在逐年严重,反映在降脂药市场上便是整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容,即将突破500亿元。他汀类药物目前依然是降脂药主角,但后浪如PCSK9抑制剂也在不断取得突破,整个降脂药市场格局正处在剧烈重塑的过程中。
高血脂症是由于脂质代谢运转异常,人体血浆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于正常值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正常值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脂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肾衰竭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诊断依据人体血脂水平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四大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你想了解降血脂药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降血脂药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降血脂药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降血脂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血脂异常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血脂异常的患病人群不断增加。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慢,对脂质的代谢同样下降,因此老年人是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我国老年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7.0%。与此同时,我国血脂异常趋向年轻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年轻人患病几率也有所提升。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的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从18.6%提升至40.4%。在存量与增量的双重驱动下,降血脂药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这种慢性疾病,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血脂异常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我国老年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7%。
与此同时,我国血脂异常趋向年轻化,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的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从18.6%提升至40.4%。在存量与增量的双重驱动下,降血脂药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降脂药市场规模约4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对疾病的诊疗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于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的依从性也越来越高。而高血脂作为慢性病的代表性疾病,在近几年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提高,会促进降血脂药物市场的进一步增长。随着病人群体及治疗意识的提升,我国降血脂药物市场稳步上涨。2019年,中国降血脂药物市场规模达298亿元。未来预计中国降血脂药市场增速将会有所放缓,但同时随着新型药物的上市,将会弥补部分市场。预计2024年,中国降血脂药物市场规模达230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3.9%。
降脂药是指降低血脂水平的药物。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降血脂药能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或降低血浆胆固醇的药物。降血脂药种类较多,就其主要降血脂功能可分为降总胆固醇、主要降总胆固醇兼降甘油三酯、降甘油三酯、主要降甘油三酯兼降总胆固醇四大类。在产业链方面,降血脂药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料药、辅料、包装材料等原材料,其中原料药包括化学原料药供应商以及中药饮片;产业链下游涉及降血脂药消费场所和终端,其中消费场所主要涉及药品零售机构例如各级医疗机构、社会零售药店等,终端是降血脂药使用患者。
自国家集采执行以来,降脂药便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其中,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瑞舒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为第一批集采品种,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为第二批集采品种,匹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为第三批集采品种,依折麦布口服常释剂型为第七批集采品种,第八批进一步将复方降脂药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纳入。
整个降脂药市场因集采遭遇一定规模的萎缩,不过明星品种依旧坚挺,阿托伐他汀仍然稳坐头把交椅,瑞舒伐他汀仍然是“千年老二”,依折麦布再次位列第三。
PCSK9抑制剂在过去的2022年里取得了爆炸性增长,预计有望保持较长时间的增长;非他汀类药物如普罗布考和非诺贝特等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目前降血脂药种类药物繁多,他汀类药物是主要药物之一,而临床上常用的7类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数据显示,阿托伐他汀钙片仍然稳坐头把交椅,2022H1销售额接近30亿元;瑞舒伐他汀钙片2022H1销售额超过13亿元;匹伐他汀钙片为负增长,2022H1销售额下滑7.61%。
截止2022年第二季度,降血脂药市场在全国等级医院及零售药店两大渠道合计总规模为245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医院渠道MAT22Q2份额占比54%,规模维持在132亿元。反观零售渠道的降血脂药规模达112亿元,呈持续增长态势,同比提升4%,增速快于医院渠道,驱动降血脂药市场增长。并且,从份额占比来看,零售渠道占比逐年攀升,与等级医院的差距逐步缩小,零售渠道重要性凸显。
降血脂药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目前,已落地执行的六批化药集采中,血脂调节剂合计有5个品种被纳入。
其中,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瑞舒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为第一批集采品种,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为第二批集采品种,匹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为第三批集采品种,依折麦布口服常释剂型为第七批集采品种。
为了加快降血脂药的研发和上市,在以往的政策和法规基础上,国家药监局不断优化药品审评审批流程,并采用“一致性评价”模式,提高了新药上市速度和效率,目前我国降血脂药在老年人中的需求增长。
截至目前,血脂调节剂已有14个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从过评企业数上看,瑞舒伐他汀钙片过评企业多达26家,阿托伐他汀钙片有20家企业过评,辛伐他汀片有10家企业过评。
……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降血脂药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