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米酒所含的功能性成分不容忽视 2023米酒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米酒常以糯米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冲淋、加曲、糖化发酵等发酵工艺所得的一类低度酒类饮品。据了解,低度酒是一类古老又新潮的酒精饮品,通常指酒精含量低于 15% vol.的酒精饮料,相对于高度酒,其消费场景更为丰富,例如可用于休闲自饮、社交聚会以及商务宴请等多种场合。而随着Z 世代崛起,低度潮饮成为新潮流。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米酒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米酒所含的功能性成分不容忽视 2023米酒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制作时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其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用优质糙糯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米酒已成为农家日常饮用的饮料。现代米酒多采用工厂化生产。

米酒作为一种低度酒精饮料,深受众多人的喜爱,而早餐饮用米酒,则已经成为众多湖北人的日常饮食习惯。尽管米酒乙醇含量不高、但其所含的功能性成分不容忽视,主要有机成分有蛋白质、氨基酸、乳酸、维生素、钙、镁、铁等矿物质元素。米酒中的营养成分较糯米本身的营养成分而言,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对于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来说,是补气养血的绝佳食物。

随着 90 后、95 后逐渐成为我国酒水消费的中坚力量,酒精饮料的消费结构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与 60 后、70 后等老一代消费者喜欢“不醉不归”相比,当下的年轻消费群体更喜欢“微醺”的饮酒状态,这种状态让他们即可以享受到饮酒的快乐,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负担,因此低度酒饮是他们的首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餐桌礼仪或逢年过节礼尚往来的赠品,酒作为一类大众饮品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由于产品包装的差异性,相同产品在价格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碗装、杯装等形式的产品在价格区间上要略低于罐装的价格区间,这也使米酒饮品能够覆盖更多的消费阶层的人群,不同包装的产品互相支撑,可以覆盖各个层次的消费者。

受益于市场向好,近几年来每年都会新增数千家米酒相关企业,使得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竞争逐渐加剧。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米酒相关企业超1.7万家。目前市场上的米酒种类繁多,常见有孝感米酒、麻城老米酒、陕西朱鹮黑米酒、广东红米酒等。

互联网时代迎面而来,全球消费一体化趋势明显,中国高度酒的产销量将加速下滑,低度酒则爆发式的上升。中国的米酒在这方面却有着先天优势。

除了Z时代崛起以外,女性消费者成为米酒主要消费动力。相较于男性消费者,女性消费者更偏爱柔和口感和清香果味,且更为注重健康管理,因此对于低度酒更为青睐。除此之外,女性消费者对于低度酒颜值、口感、健康等要求较高。女性的需求推动了米酒、鸡尾酒等低度酒的发展,米酒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养生、健康等生活观念的转变,我国酒类消费已经逐渐从基本消费转变为“少喝酒、喝好酒”的趋势发展,市场需求也逐渐转向健康化和多样化。

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节点,文化自信正逐步显性,过去我们总在输入其他民族的文化,但现今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的文化是要逐步对外输出的,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中国米酒是最接近国际蒸馏酒的酒种,所以极具国际化发展的潜力。业内人士表示,米酒出口产量上占了全国的65%,本身就有很深厚的基础。目前,中国米酒的质量已达到国际标准,但制作工艺和品鉴方面标准还没有相对稳定。标准化制作流程推广还亟待加强。

本报告对我国米酒的行业现状、市场各类经营指标的情况、重点企业状况、区域市场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米酒业务的发展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米酒行业的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对米酒行业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建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研究者对米酒行业的研究观点,以供投资决策者参考。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米酒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