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光伏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光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分析2023

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快速发展、技术快速进步,光伏设备行业总体上处于增长态势。根据CPIA 统计,2021年,受到我国光伏设备企业营收的拉动,全球光伏设备行业销售收入64亿美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我国光伏设备制造企业通过工艺与装备的创新融合,提高设备产能、自动化程度及转换效率,并推出了适应大硅片生产的设备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资料图)

光伏设备行业作为光伏产业的支撑行业而存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带动了光伏产业的整体兴起,进而催生了我国的光伏设备行业。

如果你想了解光伏设备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7年中国光伏设备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光伏设备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光伏设备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光伏设备行业在光伏产业链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光伏电池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及生产成本。光伏设备行业主要包括硅料生产设备、硅片生产设备、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设备以及光伏系统支持部件生产设备等一系列光伏设备的研发制造。

受光伏行业扩产需求拉动,我国光伏设备领域随之快速发展。根据CPIA统计,2021年我国光伏设备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43%。随着光伏行业需求的持续释放,新型、高效电池片的规模提升、新的组件工艺的出现,下游客户扩产或存量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

光伏设备行业的发展与光伏行业的发展景气度密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5297万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据预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2030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需要达到9~10亿千瓦;到2060年,则需要达到30~35亿千瓦。光伏发电在迎来空前发展机遇与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设备市场,中国光伏设备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光伏设备产业规模达到280亿元,在新冠疫情等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仍保持增长。2021年,随着光伏企业产能扩张的计划发布,相关设备厂商订单不断增加,我国光伏设备产业规模达到400亿元,同比增长43%。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3年中国光伏设备销售收入将达496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光伏设备行业已基本具备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的整线装备能力。我国光伏设备企业制造的设备应用包括从硅材料生产、硅材料加工、硅片加工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生产以及相应的纯水制备、环保处理、净化工程的建设。其中,晶体硅生长设备发展最为迅速。国产单晶硅生长炉以优良的性价比占据了国内市场的绝对统治地位,并批量出口亚洲,而国产多晶硅铸锭炉在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上和国外设备相差无几,已经开始在国内光伏企业中大量使用。

近年来,国家相继发布了“中国制造”和《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了光伏产业智能化升级加快了先进太阳能电池及部件的智能化制造,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光伏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光伏集成运维。未来,光伏智能制造工厂要求全面部署MESERP等智能化制造管理系统,生产投料、设备状态、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等将实现全程的自动监测和调度。智能化发展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设备性能质量同时能提高光伏产品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国光伏设备行业发展,与下游光伏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是近些年光伏行业发展的主题,并推动行业技术快速成熟并迅速推广,某项新工艺成熟后,其市场渗透率将迅速提高,从而要求光伏设备供应商及时推出适应下游行业技术发展路线的新产品,以实现工艺进步。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2013 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增长迅速,从 2013 年的 19.42GW 增长至 2021 年的 306GW,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已超过 15 倍增长。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 2021》显示,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超过 220GW,我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超 75GW。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将进一步扩大,乐观情况下 2025 年有望达到 700GW。光伏产业景气度的增加肯定会扩大配套设备的需求。

2022年,我国主要光伏企业均发布了规模宏大的光伏产能扩张计划,并覆盖到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等各产业链环节。在此扩产势头的拉动下,相关设备厂商订单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光伏设备产业规模超过650亿元,同比增长62.5%。在产业方面,我国光伏设备企业销售收入持续保持增长,大尺寸、薄片化、SMBB等先进技术迭代,以及资本对于TOPCon、HJT等高效电池技术的关注也成为行业产能扩张的主要逻辑,我国市场上已经难觅非国产化光伏制造设备。同时,光伏设备企业的海外出口快速增长,印度、美国、土耳其等海外市场迎来了新一轮扩产潮及我国多家头部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等地区加速进行一体化产能建设为我国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带来大量海外订单。设备企业的盈利水平有一定修复,企业间出现一定分化。更多的设备企业开始采取多元化技术路线,向着跨环节、多路线、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方向发展。部分硅材料设备厂商持续拓展硅片代工等新业务,并取得较多营收。

在技术发展领域,我国光伏设备企业从硅材料生产、硅片加工、光伏电池片、组件设备的生产到相应的纯水制备、环保处理、净化工程的建设、以及与光伏产业链相应的检测设备、模拟器等,已经具备成套供应能力,部分产品如清洗设备、制绒机、扩散炉、氧化退火炉、LPCVD、管式PECVD、印刷机、单晶炉、串焊机、层压机、检测及自动化设备等已基本实现全国产化,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出口。2022年,光伏行业逐步确定了以n 型大尺寸硅片、TOPCon电池片为主要技术路径的新趋势,由此带来相关设备领域的变革,包括TOPCon电池产线产能累计投产约80GW,规划产能达到190GW,TOPCon电池产线投资成本快速降低至约19万元/MW,下半年以来新建TOPCon电池整线而非由PERC产线升级改造成为主流选择。此外,HJT、钙钛矿等新型电池技术路线也有较大进展,设备国产化比例迅速提高,成本显著下降。

光伏设备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目前多晶硅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分别是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其中改良西门子法工艺产品质量稳定,生产安全性高,为市场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方法。该根据CPIA数据显示,2021年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棒状硅市场份额为95.9%,处于主导地位。常见的硅料设备包括多晶硅还原炉、流化床、换热器等。

我国光伏设备行业发展,与下游光伏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是近些年光伏行业发展的主题,并推动行业技术快速成熟并迅速推广,某项新工艺成熟后,其市场渗透率将迅速提高,从而要求光伏设备供应商及时推出适应下游行业技术发展路线的新产品,以实现工艺进步。

多晶硅生产设备主要为压力容器,供应商包括兰石重装、海陆重工、双良节能、东方电热、科新机电、江苏中圣等。其中,还原炉是核心设备,多晶硅还原炉价值量占比高且行业集中度较高,双良节能约占60%市场份额,东方电热约占40%。

随着光伏行业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对降低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的需求不断增强,光伏设备行业不断往精细化、智能化的高端路线发展,低端设备逐渐被淘汰。同时,TOPCon电池、HJT 电池等新型技术路线的变革提速带动扩产节奏加速,也带来了新型光伏设备的需求,与之相应生产线的新增与更新换代为光伏设备行业打开了新的市场。

近年来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以及成本的降低,我国光伏发电产业进入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的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光伏设备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到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安装和维护,各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企业和人才从事相关工作。

欲了解更多关于光伏设备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7年中国光伏设备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