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月份钢材需求或弹性恢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我国钢铁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稳步提升。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3.7%、6.3%,保持平稳增长,出口钢材5878.5万吨,同比增长28.4%。今年以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持续调整,钢铁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带动钢铁行业转型步伐加快。随着国家发布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地实施,9—12月份钢材需求或弹性恢复,供需矛盾预期向好,钢铁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区出台相关方案与政策,其中,钢铁行业方面提出全面淘汰1200m³以下高炉,并鼓励产能转移和装备改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步进式烧结机和球团竖炉,推动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全省电炉钢达到5%-10%。
《河南省加快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原则上到2024年年底,钢铁冶炼企业12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100吨以下炼钢转炉、100吨以下炼钢电弧炉(50吨以下合金钢电弧炉)有序退出或完成装备大型化改造,鼓励退出产能向周口、许昌等地转移。
《山西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逐步淘汰12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步进式烧结机、球团竖炉以及半封闭式硅锰合金、镍铁、高碳铬铁、高碳锰铁电炉。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加快淘汰、化解落后和过剩产能。钢铁行业方面:有效容积1200立方米以下炼钢用生铁高炉、公称容量100吨以下炼钢转炉、公称容量100吨(合金钢50吨)以下电弧炉。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国内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钢铁行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此外,由于钢铁生产还涉及非金属矿物采选和制品等其他一些工业门类,如焦化、耐火材料、炭素制品等,因此通常将这些工业门类也纳入钢铁工业范围中。
钢铁行业是重要的中游行业,上游承载有色金属、电力和煤炭行业,下游衔接机械、房地产、家电及轻工、汽车、船舶等行业。上游原料以铁矿石为主,而下游行业中机械和房地产需求较大。整条产业链的传导作用自下而上,即下游需求影响钢铁产量,进而影响对于上游原料的需求。
钢铁行业商业模式
一般钢厂的商业模式大致是购入铁矿石和焦炭,扣除生产过程中的机器设备厂房折旧等成本,再减去人员薪酬、电费、运输费等各种费用,最终出售钢铁制成品获取利润。钢厂利润影响因素有:①钢材成品的价格,价格越高,盈利能力越强;②原材料的价格,比如铁矿石、煤炭、电力、水等,其中铁矿石和煤炭,铁矿石又是占比最高的部分,直接关系到钢企的盈利水平,这部分属于可变成本;③钢企的厂房设备折旧、人工费、运营费、运输费等,这些成本费用相对来说比较刚性。
钢协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钢铁市场需求情况及下半年展望》的专题报告。报告预测,下半年下游行业的总体钢材消费量将同比下降0.9%,整体保持稳定。其中,建筑业钢材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0.4%,制造业将同比下降1.4%。从全年来看,2023年钢材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0.8%,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其中,建筑业钢材消费量将同比下降2.2%,制造业钢材消费量将增长0.9%。
针对各行业的情况,报告指出,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筑底企稳阶段。预计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达到12.8万亿元,降幅将缩小至约4%;销售面积约为13.5亿平方米,增速约1%;新开工面积将下降约13%。同时,基建稳增长的作用将继续,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将保持一定的韧性,但是因去年基数较高,增速可能会回落。机械行业将总体保持稳定,不过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增加,机械工业外贸市场面临下行压力;国内经济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仍然不足,产量总体面临下行压力。
钢铁行业2023年发展趋势如何
钢铁行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今年以来钢铁行业表现出较强发展韧性。2023年,行业内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以科技创新的朌农以及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为主要驱动力,将为促进钢铁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未来钢铁行业将伴随着行业的进步和技术创新而发展,有望在新的起点上更上一层楼。钢铁行业也将在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以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2023 年,国内钢铁行业的深度战略调整已经开启,国内钢铁生产企业的发展重点正在从战术扩张转到战略调整,一方面,对于大中型钢铁企业,随着产能的整合,产品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成为确定趋势;另一方面,弱周期也将倒逼其他企业聚焦优势细分领域。
钢铁行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长期的、深度的战略转型、资源重组、业态调整、模式重构期。我们要高度重视,理性看待,清醒面对,主动出击,危中求机,危中求变,不仅仅要理性面对外部风险,更要把控好内部风险,练好内功,携手走过严冬,迎来新的春天。
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钢铁行业提出在 2025 年底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到 2030年度,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 30%的目标,国家相关部委不断完善政策以推进钢铁行业节能环保、绿色发展,这对于钢铁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钢企之间的竞争也由成本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竞争,绿色、环保成为钢企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未来钢企盈利情况、发展规模大小都将取决于其环保、绿色生产能力;目前,为适应钢铁行业结构升级,钢企纷纷进行低碳和低能耗规划,在技术改进、循环经济、氢冶炼、环境改造、生态打造等全方位进行绿色转型,全国已有 228 家钢企 6.1 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钢铁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钢铁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钢铁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国内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