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2023位移传感器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

传感器是一种器件或者装置,是数字经济时代关键的硬件入口之一,通过感知和测量真实世界,将其数字化后进行处理,再结合特定算法,实现硬件终端的智能化。传感器通常运用在手机、可穿戴设备、工业设备和汽车等终端设备中。


(相关资料图)

传感器主要聚焦在消费类产品和工业类产品,家电和汽车分别占比达到23.15%和18.52%,占主要部分。此外,工控、医疗、飞机和船舶等领域对智能传感器的使用量也较为普遍。

传感器行业是当今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驱动力,被誉为现代智能化的神经触角,是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感器市场仍旧由外资主导,国内供给能力略有不足,全球龙头企业如爱默生、西门子、博世、意法半导体、霍尼韦尔等跨国公司占据约60%的国内市场份额,尤其在高端市场,约80%的传感器芯片依赖海外企业,剩余的份额也只要集中在几家上市公司手中。

从国内格局看,当前市场较集中,我国传感器行业TOP5企业占据了国内传感器市场约40%以上的份额,其余约60%为中小企业,产品或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或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位移传感器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报告》显示:

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种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量。在生产过程中,位移的测量一般分为测量实物尺寸和机械位移两种。按被测变量变换的形式不同,位移传感器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模拟式又可分为物性型和结构型两种。

常用位移传感器以模拟式结构型居多,包括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自整角机、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等。数字式位移传感器的一个重要优点是便于将信号直接送入计算机系统。这种传感器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

2023位移传感器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

超低温状态下的金属位移检测是一个高度专业的领域,已经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航空航天、低温技术和电子等行业。检测和分析金属和合金在极低温度下的机械行为的能力使这些行业的安全和效率得到提高,因为这些行业的材料经常处于极端环境条件下。

超低温状态下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是使用高分辨率的位移传感器,如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电容位移传感器等。电涡流传感器因其非接触、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金属位移检测。近年来,由于航空航天、低温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部门对能够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发挥最佳性能的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导致了专门为超低温等极端环境下的金属位移检测而设计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发展。

材料技术的发展无不一定程度推进着位移传感器技术的深度开发。单一型材料转变为复合材料,单晶体材料转变为非晶体材料、多晶体材料逐渐成为新型位移传感器研发的新方向。探寻敏感新材料,是制约新型位移传感器研制的主要瓶颈。

物联网不断发展,带动了位移传感器市场的扩大。随着用户的增加,对位移传感器的使用要求逐渐提高,位移传感器的发展需要满足功率消耗、外形因素、敏感性和成本四个要求。满足这些需求不光光意味着现在传感器应用的提高,于此同时还意味着新应用的出现,包括声源定位、精确的运动跟踪、便携式过敏原检测等。

位移传感器微型化是通过微机械加工技术将传感器发生装置、信号处理装置、敏感元件等在一块芯片上集成封装,大幅减小位移传感器的安装尺寸,使其更适用于狭小空间安装使用。微型化位移传感器成本低,精度高,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随着物联网、工业4.0和智能城市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位移传感器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能源管理、智能家居等领域,位移传感器的应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位移传感器是伴随着微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新型位移传感器产品,可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一体化,从而具备自诊断、远距离通讯、自动调整零点与量程等功能。

此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成本的不断降低也将有助于推动位移传感器市场的发展。例如,近年来,微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得传感器的尺寸和功耗大大降低,并且成本也在不断降低。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数据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这也是位移传感器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报告分析了位移传感器行业集中度,并对全球及中国位移传感器头部企业进行了挖掘,助力相关人士深入了解位移传感器市场。我们对位移传感器国际发展环境,国内相关政策,以及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读,分析了该行业发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详细信息请参阅报告目录。

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位移传感器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报告》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