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规模普遍呈增长态势

截至6月末,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合计达71家(含3家金融租赁专业子公司)。其中,资产规模在千亿以上的金租公司再添2家,分别为永赢金租、苏银金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悉,两家金租公司均成立于2015年,分别隶属于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且均为所在省内的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

至此,千亿级金租公司增至14家,具体包括:交银金租、国银金租、招银金租、工银金租、民生金租、华夏金租、建信金租、浦银金租、光大金租、兴业金租、江苏金租、华融金租、永赢金租、苏银金租。

数据显示,上半年千亿级金租公司资产规模普遍呈增长态势。其中,苏银金租、招银金租、建信金租总资产较年初增幅超20%,交银金租、华夏金租、浦银金租等4家规模增速则在10%以上。

其中,作为金租行业龙头,交银金租6月末资产总额达4090.8亿元,成为首家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的金租公司,与第二名国银金租差距进一步拉开。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为进一步加强汽车金融公司监管,引导其依法合规经营和持续稳健运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8月11日起施行。《办法》共七章六十八条,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强化股东对汽车金融公司的支持力度、允许设立境外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金融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由征求意见稿中的“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调整为《办法》所规定的“1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非金融机构作为汽车金融公司出资人,在征求意见稿中,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最近1个会计年度末营业收入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而在正式文件中,该条件调整为“最近1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办法》修订是贯彻关于强化金融监管,促进汽车消费以及扩大对外开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将指导汽车金融公司做好《办法》实施工作,持续强化监管,督促其坚守专营专业汽车消费信贷功能定位,大力促进汽车消费,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出资人门槛大幅提高

为引导汽车金融公司聚焦主业,《办法》取消股权投资业务。对出资人提出更高要求,强化股东对汽车金融公司的支持力度,适当扩大股东存款范围,同时取消定期存款期限的规定。增加风险管理要求,增设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完善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现场检查、延伸调查和三方会谈等规定。

出资人方面,《办法》规定,出资人为中国境内外依法设立的非银行企业法人,其中主要出资人是指出资数额最大且出资额不低于拟设汽车金融公司全部股本30%的出资人,须为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或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金融机构作为汽车金融公司出资人,应当具备最近1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财务状况良好,且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等条件。而在征求意见稿中,非金融机构作为汽车金融公司出资人,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最近1个会计年度末营业收入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办法》规定,汽车金融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注册资本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汽车金融公司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50%。此外,对单一借款人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5%;对单一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等。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金融管理部门多次强调,鼓励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着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响应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有关要求,推动车贷业务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加快布局深耕汽车金融业务,强化与主机厂商、经销商合作,加大补贴让利力度,助力汽车消费回暖。

近年来,建设银行依托信用卡客群及权益丰富的服务体系,持续推广新能源车购车分期、龙E贷好车分期等“拳头”产品,信用卡购车分期业务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截至2023年4月末,建设银行信用卡新能源车购车分期为用户提供资金支持近50亿元,同比增长30%。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建设银行发挥其长期以来在汽车金融领域的优势,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资源整合。

凭借多样化金融产品,邮储银行切实为消费者提供购车实惠。目前,邮储银行已先后与近40家汽车主机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持续深化业务协作,推出贴息贷款等金融产品,丰富消费者购车信贷选择。同时,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点和合作的经销商渠道优势,邮储银行也在不断延伸汽车金融服务触角,拓宽服务范围。“邮储银行针对有贴息合作的汽车品牌和经销商,根据消费者选购的车型、首付比例、期限等的不同,提供不同金融补贴优惠方案,加大消费者购车让利力度。”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消费信贷部总经理王秉如表示。

在多方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汽车市场将释放更多消费潜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大农村地区汽车消费信贷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汽车消费是支撑消费的“大头”,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310万辆,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但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实施意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瓶颈问题,通过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不断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绿色出行。

比亚迪财险拟增资30亿元

7月12日,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财险)发布公告称,为充实资本实力、支持业务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保障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公司拟增加注册资本30亿元。

比亚迪财险本次增资由现有股东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出资,无新增股东。增资后,比亚迪财险注册资本将达到40亿元,股东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保持100%不变。

比亚迪财险的前身为易安财险。今年5月,易安财险发生工商信息变更,公司名称变更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由邹飞变更为周亚琳。与此同时,胡晓庆、周林、朱爱云、李杰等出任董事。此番出任比亚迪财险董事长的周亚琳为比亚迪副总裁、财务总监。

5月9日,银保监会披露的批复文件显示,银保监会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0%。这一批复时间为2023年5月6日。

2020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宣布对易安财险、天安财险等六家机构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2021年7月16日,银保监会又宣布,依法延长上述六家机构接管期限一年,至2022年7月16日止。

2022年6月29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易安财险破产重整。7月8日,易安财险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北京金融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此前,易安财险是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2016年2月16日获批开业,注册资本金10亿元,注册地为深圳市。

近段时间,易安财险、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等机构的风险处置进展先后披露,除了易安财险是直接由比亚迪收购更名之外,其他两家险企均是采取了新设立一家保险公司,受让相关资产负债的方式进行处置。

《2023-2028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汽车金融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