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今年1—8月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9.7万公里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9.7万公里,完成全年目标的75%。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基本建成了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
农村公路一般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三个层次。
(相关资料图)
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发展农村交通是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依托交通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乡村振兴之路。随着农村地区交通条件不断完善,农村公路不但便利了群众出行,还有力推动了沿线产业发展。
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让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在神州大地上,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逐渐成形。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公路正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随着农村全面发展的进程,农村公路建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部署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扩大农村公路有效投资,拓展农民就业渠道,更好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33亿元,较上年增加638亿元,同比增长15.6%。
据悉,2023年全年计划投入2800亿元资金,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达到12.9万公里,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质量的“四好农村路”的发展。上半年,各地区在资金和项目的支持下,持续发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迈上新台阶。
未来五年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未来五年还将有四大工程重点实施。首先是基础道路延伸工程,即将村道的基础建设进一步延伸至组、户,全面提升乡村的交通便利性。其次是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工程,通过与产业园区道路的结合,推动农村和产业区的融合发展。第三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加强临崖路等危险路段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农民出行的安全。最后是骨干路网提升工程,通过建设连接村、乡、县三级的骨干道路,进一步提升交通便利度。这些工程将为农村公路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公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公路行业是指指公路、隧道的业主和经营商。是以建设、运营收费公路有关的营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企业的统称。目前,我国收费公路以高速公路为主,兼有少量普通公路(一、二级公 路)和独立桥梁隧道。按照运营主体,收费公路可分为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两类。收费公路发展呈现较明显的区域特征,同时具有公共品的特征,收费公路企业对收费政策制定缺乏主动权,且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受到高铁、航空等分流明显。
根据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我国通行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一共五个等级。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等外公路(四级以下公路),基本都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远强于低等级道路,不到3%的高速公路里程承担了约20%的行驶量。因此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是道路交通运输中的重点。
收费公路行业属于弱周期性行业。随着路网逐步完善,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增速与高速公路投资增速放缓,但投资规模仍很大。受益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收费公路行业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从竞争格局看,我国收费公路企业大致分为省级集团企业、市级交通建设运营主体和拥有少量/单一路产的企业。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均组建了自身的省级收费公路投资运营主体,并集中了本省内大部分收费公路路产,具有通车里程长、资产规模大、业务多元化的特点,其实际控制人一般为省国资委或省交通厅。
从替代运输方式看,公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几年来公路 运输的地位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客运量占比下降、货运量占比上升,主要系民航、高 铁网络的发展重心放在满足客运需求,导致公路客运量分流大于货运量分流。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公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分析
公路作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满足物资和旅客的中短途运输需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高铁的大量投运对公路客运带来一定冲击,但就客货运输量来看,公路仍然在中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全国车流量增长明显,同时现代物流快递行业迅猛发展推动公路货运量连年上涨,我国公路行业下游需求不断扩张,高速公路行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7.1万公里,相较2012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7.48万公里。从增速情况来看,2012-2022年期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率整体呈波动下滑走势,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如今全国高速公路覆盖范围广泛,整体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速为1.1%,相较2011年增速下降近4.9个百分点。
公路、桥梁和隧道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反复遭受各种荷载的作用、材料的疲劳与腐蚀以及自然因素破坏,其安全性能存在一定隐患,需要进行养护并保持不断的维护和改善,否则将导致道路使用寿命大大缩减,进而使得修复工程投资金额增加,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当前我国公路养护里程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比例已经居于高位,因此新增公路养护里程在未来不会有非常大的增幅。
目前,中国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大规模建设后必然带来繁重的养护任务,公路养护已由传统的“抢修时代”过渡到“全面养护时代”。国内从1995年开始进行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探索,自从2003年交通部发布规范性文件《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准入暂行规定》之后,全国有25个省份参照该暂行规定,出台了地方养护资质管理的相关制度,大大加快了公路养护市场领域的开放速度,尤其是部分地区通过市场准入逐步引入了企业和民间投资,在促进公路养护市场规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智慧交通政策的持续实施与推进,将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为我国智慧高速发展带来契机。
公路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公路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公路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公路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公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