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2023年国内电商平台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网络零售用户规模达8.4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79.2%。电商平台深刻改变了消费行为模式,既扩展了消费空间范围,也延伸了消费时间长度,使消费者不论身处繁华都市还是恬静乡村,一年四季、一天24小时都能选择和购买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夜间线上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重已高达4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天猫双11把“全网最低价”定为核心KPI

淘天集团在天猫双11启动会上,把“全网最低价”定为核心目标,包括三大行业发展中心和用户、平台、直播等横向部门,都明确“全网最低价”为核心KPI。

据接近淘天集团的行业人士透露,双11淘宝新增两类商品:一是“全网低价”,保证同时段所有电商平台最低价;二是“官方立减”,单品价格直降15%以上,无需跨店凑单。

另据天猫招商规则内部人士透露,在商家端也全面向提供全网低价商品的品牌倾斜,今年天猫双11将在活动期内新增“双11天天低价”活动,对应打标商品将获得全周期的推荐加权,明确的消费者表达,优先权于双11跨店满减、立减等活动商品。

我们的报告《2023年版电商平台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多年以来,天猫双11的主要促销手段一直是跨店满减,今年首次在双11强调全网最低价,并推出一件直降和买贵必赔,可以看作淘天集团价格力战役的一次集中爆发。

阿里最新一期财报数据显示,淘宝DAU(日活跃用户数量)连续正增长,日均活跃广告付费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20%。有分析人士指出,价格力战役初具成效,应是淘天在此次天猫双11全面发力价格力战役的原因。

国内电商平台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在我国电商从无到有,网络购物人群不断增长背景下,电子商务交易额也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电商行业也随之逐步发展壮大。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从26.1万亿元增长至42.3万亿元,六年来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34%。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商平台也开始向品牌化方向发展。许多电商平台开始引入优质商品,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以此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同时,电商平台自身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如京东的“京东自营”、天猫的“天猫超市”等。

2022年,京东集团全年净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全年净收入10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

与欧美国家网购消费者独立站购物习惯相比,我国消费者更喜欢在综合类电商平台购物。因此当前我国综合电商平台占据电商平台的主流地位,垂直电商、品牌官网、官方APP等电商平台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年版电商平台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分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电商凭借便捷、高效、成本低、覆盖面广等优势,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上行的同时,不断完善的电商网络也方便了农村居民购物,越来越多优质消费品进入农村。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2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从1800亿元增长到2.17万亿元。

《2023丰收节抖音电商助农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抖音电商共助销农特产47.3亿单。在这个平台上,平均每天就有1300万个农特产包裹销往全国各地。

过去一年,抖音电商挂车售卖农产品的短视频2186万条,直播间农特产讲解总时长3778万小时,货架场景带动的农特产销量同比增长137%。

农货电商平台布局下沉市场,有助于促进农货触网与带动农货上行,为需求端接入更多农货资源,驱动供给端的持续升级与发展。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农货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帮助农货建立品牌化运营,也是电商平台未来的重要发力点。

报告对我国电商平台的行业现状、市场各类经营指标的情况、重点企业状况、区域市场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电商平台业务的发展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电商平台行业的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对电商平台行业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建议进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电商平台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年版电商平台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