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2023年面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未来趋势研究

桃李面包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微增0.77%

10月13日,桃李面包(603866.SH)发布业绩快报称,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66亿元,同比微增0.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9亿元,同比下滑6.24%。


(相关资料图)

据报道,自2021年以来,桃李面包净利下滑便成为常态。至于原因,公司称原材料价格上涨、投产新项目带来的管理费用增长以及本期利息支出增加等。

但桃李面包面临的挑战远不止这些。作为东北短保面包品牌,桃李面包为追求规模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但市场开拓效果算不上理想,尤其是南下市场表现出“水土不服”。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其盈利能力备受质疑时,桃李面包还屡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这也为公司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

根据2023年半年报,桃李面包东北地区销售收入为13.13亿元,营收占比为40.94%,同比营收以及占比均下滑。

从经销商增长走势来看,桃李面包经销商最多的区域是东北地区,但上半年该区域经销商仅增长2家。上半年增长数量最多的华东和西北地区,均增加21家。而西南地区净增6家,华南地区0家。

我们的报告《2023-2028年中国面包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截至2023年6月30日,桃李面包已在全国市场建立了31万多个零售终端。对于市场拓展,桃李面包也在财报中明确指出,未来要在强化产品研发和确保工业生产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市场终端的数量。同时将持续重点关注华东、华南市场基础上,积极拓展西南市场、新疆市场,进一步完善全国市场布局。

面包是一种全球普及、受欢迎的食物,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吃过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包行业也正在蓬勃发展。

面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未来趋势研究

面包在中国已经退去西餐标签,与豆浆油条的地位比肩,成为早餐的代名词。这背后,是中国焙烤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

当前中国面包行业仍未饱和,市场空间广阔,市场集中度低,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对面包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一方面,短保赛道近年来的入局者不断增多。达利食品在2018年推出酵母面包的子品牌美焙辰,盼盼食品、曼可顿、嘉顿等均拥有自己的短保产品,定价与桃李面包相近,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同质化很严重。

另一方面,在年轻人注重健康、卫生的消费趋势下,现烤成为面包行业的新方向,不少商超开始推出自营烘焙产品,烘焙产品供给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我国面包糕点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近两年增速虽略有放缓仍是增长最快国家。根据数据统计(从消费终端统计),目前中国面包糕点行业消费规模已超千亿,居亚洲首位,在全球范围仅次于美国。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面包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随着线上消费的兴起,糕点类品牌如三只松鼠、百草味、分分鲜等也在崛起。线上模式的优势是能够掌握消费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消费需求,从而倒逼工厂设计、出样和销售,这是线下销售所不具备的战略优势。

据中国烘焙者消费协会预测,到2025年,烘焙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45%。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预估达2600.8亿元,同比增长19.9%。疫情逐渐恢复,烘焙食品市场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达3069.9亿元。

面包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面包行业的发展趋势正在不断上升,未来几年内,面包行业的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未来面包的发展应该要适合人们对营养的追求。全球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趋势,北美约占60%左右、欧洲约占49%-50%、亚太地区约占30%,主要是无脂、低脂食品,其次是低卡、无糖、低糖面包。生产营养成份丰富和各营养成份的比例关系符合人体需要模式的营养平衡食品是面包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烘焙食品开发的根本趋势。

报告对我国面包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面包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

想要了解更多面包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面包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