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页 > 期货 > 机构报告 > 正文
年初展望:停止加息并不是紧缩政策的终点
1评论2023-02-01 09:51:00来源:行业资讯 时间:2023-02-01 10:45:47
【资料图】
来源:CFC金属研究
摘要
2022年全球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执行以及变化,2022年的货币紧缩政策速度以及幅度都是历史上最为激进的,美联储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是去年市场运行的主线逻辑,几乎所有的资产价格变化都是跟随央行的货币政策预期在运行。而到了2023年,随着货币政策逐渐传导至经济主体,以及全球央行本轮货币政策即将迎来终点,市场关注的重心也逐渐从政策端转向经济本体,更多地去关注加息对于经济的长期影响以及高利率背景下经济本体的自我修复。
正文
总的来说,为了达到美联储的长期通胀目标,市场必须要经历一场自我调整期,虽然没有进一步的紧缩政策,但是高利率对于市场的影响效果正在逐渐显现,并逐渐转变成对于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市场的负反馈。如果最终想让通胀率回落至2%,我们认为在经济调整期内,最为显著的风险就是名义支出的下降以及失业率的抬升。首先是名义支出增长率回到3-5%区间内,同时为了匹配支出增长率以控制供需结构对通胀的影响,则需要将工资通胀率也控制在1-3%的区间中。考虑到3-5%的名义支出增长和2%左右的工资通胀,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双重任务是可能的,即潜在实际GDP增长、潜在产出和接近2%的目标通胀率。简而言之,这意味着至少2%的失业率上升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调整劳动力的供需平衡,2%的实际GDP下降,以及约20%的运营收益下降作为必要裁员的诱因。而在引发这一系变化的同时,在经济的显性指标上,我们必然会看到经济明显的衰退信号。
对于理想的市场而言,一般情况下会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中,即一是支出与产出能力的相对平衡,二是债务增长与社会收入的相对平衡,三是资产对于现金风险溢价的相对平衡。在这三种平衡状态下,资产价格稳定运行,全社会通胀也可以处在合理范围内。
然而在疫情扩散之后,经济的运行出现了严重的失衡,首先是支出与产出能力在空间上出现了明显的错位,然后政府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执行使得债务在短期内急速膨胀,并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从宏观角度来看,名义支出远远高于劳动力的产出能力,产生通货膨胀。这需要收缩支出,其最初的影响是实际增长的下滑,一种反方向的失衡。但是名义利率仍远低于名义支出,这支撑着信贷增长,信贷增长支撑着支出,并对冲了货币政策的紧缩。与现金相比,倒挂的收益率曲线没有提供债券的风险溢价,而股票定价相对于债券提供的风险溢价非常小,最终,充沛的现金转变成支出并转化成最终消费品的相对溢价。
同时政策工具是生硬的,通往均衡的道路很可能是反复无常。通常情况下,在增长强劲之际,第一步是收紧货币政策以抗击通胀。一旦增长得到控制,通货膨胀处于下降趋势,人们倾向于停下来看看事情会如何发展。这种暂停往往会引发支撑经济的资产大幅反弹,从而缩短通胀下降的时间,需要第二轮紧缩。这些暂停通常也会削弱现金的相对价值,增加另一个通胀压力,增加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未来为了实现所谓的均衡模式,央行的政策会在降低通胀的紧缩政策和支持长期增长的宽松政策之间来回切换。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经济收缩时,央行行长们将面临暂停的压力。考虑到从政策行动到经济增长变化以及从经济增长到通胀变化的长期滞后,他们将在不确定他们做得是否足够或太多,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即使美联储停止了本轮加息周期,其对市场的口头政策指引依然不会停止,只要通胀不达标,联储将持续维持鹰派的态度,而这一点是目前市场尚未交易或者计价的。
通往均衡的关键变量是可持续的2%通胀率。关于这一目标,工资通胀是一个中心趋势点,因为a)工资产生收入,收入被花掉转变成支出,b)工资是公司重要的成本项目,是产品定价的重要因素,c)如果工资很高,消费者就有钱购买价格更高的商品,公司就有动机将价格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这种自反性的联系在本质上是自我强化的,直到有什么外界因素停止这种循环。
工资通胀已经向上突破,在美国上升了约5%,并渗透到各个行业,美国15个主要行业中有14个经历了超过4%的工资通胀。这意味着,即使商品通胀降至2%或更低,如果工资通胀保持在5%左右,总体通胀也将趋向于5%。
我们可以用名义GDP,即整个经济中支出的美元总量,来大致表示有多少钱用于支付对应的劳动力成本支出,即可以理解为名义支出增长水平是工资通胀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如果花费不多,一个人就不可能有高收入,反之亦然。对于可持续的2%通胀率来说,目前的名义支出太高了。为了让工资下降到与2%的通胀率相一致的水平,市场大约只需要3—5%的名义支出增长率,就像过去几十年通胀率在2%左右时那样。这大约是目前支出增长速度的一半。
名义支出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对失业产生压力,因为相对于工资的名义支出是企业利润率的整体经济指标。因此,为了推高失业率,名义支出必须相对于工资下降——也就是说,收入必须相对于成本下降,从而挤压利润率,以诱导裁员。纵观历史,市场必须让名义支出增长远低于工资增长,才能让失业率大幅上升。最近的工资上涨是由远高于工资的名义支出支撑的,这导致了利润和招聘的激增。名义支出仍高于工资,因此在名义支出降至远低于5%之前,失业率不会有太大的上升压力。我们目前的紧缩程度可能足以在2023年产生这种效果。但如果不是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紧缩措施,直到它成为现实。
所以,如果没有企业盈利的下降,就不会有失业率的大幅上升。企业收益需要下降20%左右,才能引发必要的裁员,从而将失业率推高到足以压低工资的水平。这也还没有发生。
总结
总体来看,目前工资是通货膨胀趋势的一个中心点,普遍维持在5%左右。而要实现2%的通胀率,只需要大约2%的工资增长。为了降低工资通胀,需要将较低的名义支出增长和较高的失业率结合起来,以重新平衡就业市场。而为了获得更高的失业率,你需要名义GDP增长大幅低于工资增长,从而压缩利润率,足以导致收入下降约20%。最终,当这些条件足够极端,持续时间足够长时,才能改变劳动力的供需平衡,从而实现2%的工资增长——根据历史经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大约18个月,并最终实现失业率上升大约2%。而目前的市场还远远没有经历过这一系列的情况,这表明通往均衡的道路还有一段路要走,一路上有许多艰难的选择以及极端的市场波动。
关键词:
-
年初展望:停止加息并不是紧缩政策的终点 来源:CFC金属研究摘要2022年全球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执行以及变化,2022年的货币紧缩政策速度以及幅度都是历史上最为激进的
-
“全力拼经济”号角吹响,叠加钢厂补库助推废钢上涨 我的钢铁网讯:近日,各地方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全面释放出了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信号;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要推...
-
建投快评:节后红枣为何强势运行 精彩看点 来源:CFC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研究红枣:新季红枣行情答记者问1、近期红枣现货交易情况是怎样的,节日因素带来的提振效果如何?红枣产销区
-
全球今热点:二月策略:辞旧迎新,2月期市机会哪里找? 来源:美尔雅期货研究院20大期货品种月度报告集合工业品钢材、铁矿石:强预期难证伪,钢材春节累库偏弱煤焦:盘面延续高位震荡,等待钢...
-
期市早盘:商品期货涨跌互现,纯碱涨超2%,液化石油气跌超3%-要闻速递 金融界2月1日消息国内期货市场早盘开盘,商品期货涨跌互现,纯碱涨超2%,沥青、沪镍、沪铅、棉纱涨超1%;跌幅方面,液化石油气跌超3%,焦煤、
-
夜盘油价大幅反弹,稳住局面,震荡仍是当前主节奏_当前短讯 来源:海通期货能源研发中心后市观点周二夜盘油价从低位大幅反弹,在此之前春节假期开市后恰逢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降温,股市、大宗商...
-
年初展望:停止加息并不是紧缩政策的终点 来源:CFC金属研究摘要2022年全球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执行以及变化,2022年的货币紧缩政策速度以及幅度都是历史上最为激进的
-
“全力拼经济”号角吹响,叠加钢厂补库助推废钢上涨 我的钢铁网讯:近日,各地方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全面释放出了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信号;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要推...
-
建投快评:节后红枣为何强势运行 精彩看点 来源:CFC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研究红枣:新季红枣行情答记者问1、近期红枣现货交易情况是怎样的,节日因素带来的提振效果如何?红枣产销区
-
全球今热点:二月策略:辞旧迎新,2月期市机会哪里找? 来源:美尔雅期货研究院20大期货品种月度报告集合工业品钢材、铁矿石:强预期难证伪,钢材春节累库偏弱煤焦:盘面延续高位震荡,等待钢...
-
优酷回应1元会员退费争议 长视频平台“增收”项目渐多 【优酷回应1元会员退费争议长视频平台“增收”项目渐多】近日,有网友反映在参与优酷“1元会员”活动后,支付相应页面中弹出的规则为“...
-
标普:预计2023年全球债券发行规模或小幅增长约2.5% 标普近日报告称,继2022年规模收缩20%之后,2023年全球债券发行将略有反弹。标普预计,2023年全球债券发行将增长约2 5%。2022年,每种资产类别
-
要闻: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组织召开稀有稀贵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组织召开稀有稀贵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
-
登上央视品牌强国栏目的长城汽车 果然名不虚传! 近期热播的央视《品牌强国之路》纪录片中,长城汽车以过往三十余年来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深耕,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强国的标杆企业。在纪录片
-
Chiplet概念股震荡走高 同兴达、中京电子涨停-环球快报 2月1日上午交易时段,Chiplet概念股震荡走高。10时23分,同兴达、中京电子涨停,通富微电、芯原股份等跟涨。
-
天天动态:韵达股份:预计快递行业2023年不太会出现较大幅度价格波动 韵达股份1月31日接待安信基金、高毅资产、朱雀基金、长江证券等机构人员调研时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及至目前,行业快递价格有明显改善,并
-
2月份A股行情将如何演绎?四大首席经济学家这么看-全球热文 进入2023年,在多重利好消息影响下,A股三大指数1月份表现强劲,均涨超5%,与此同时,北向资金也加速布局A股优质资产。对于即将开启的2月份行
-
归母净利润怎么算?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哪个重要? 归母净利润怎么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扣除内部交易后的母公司净利润+子公司盈利中属于母公司的数额; 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当期净
-
1月信贷新增规模将超4万亿元 2023信贷服务重点投资方向分析|今日视点 为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不少银行日前推出发放利率优惠券等促销活动。专家认为,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投放是提振居民消费能力,助力消费恢...
-
2023电影票房破百亿 电影院产业未来发展现状预测 2023电影票房破百亿数据显示,2023电影票房破百亿具体来看,目前票房前三名分别为《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票...
-
2023生物医药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分析 五成医药生物公司业绩预喜-全球速递 2022年,全省新增国家1类新药、儿童罕见病药、首仿药等药品53个,获批注册第三类医疗器械25个,湖北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湖北还在全
-
防辐射产品行业深度分析 防辐射产品现状及趋势分析_世界新消息 日常生活中,电脑、微波炉、电冰箱、电视机、手机等电子电器的普及,导致人们会长期接触电磁辐射。由于电磁辐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具...
-
洗消市场发展全面分析 智能洗碗机行业需求趋势2023 环球观天下 洗碗机、消毒柜两者同为改善性需求,既是替代关系,又是共存关系。消毒柜虽然前几年同烟灶并列作为厨电三大件,但渗透率远不及烟灶。随...
-
瑞银:2022年税前利润为96.04亿美元 天天热文 1月31日,瑞银公布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其税前利润为96 04亿美元,同比增长1%。总收入同比下降2%,而营业支出下降4%。股东应占净利
-
财政部:2022年全国共销售彩票4246.52亿元 财政部网站1月31日发布的2022年12月份全国彩票销售情况显示,2022年12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618 49亿元,同比增加295 92亿
-
顺丰同城:持续精益化管理完善运营质量-每日关注 1月31日,记者从顺丰同城获悉,直播电商业务带来可观增量。公司与抖音生活服务达成配送合作,目前该服务已在多个城市试点上线。
-
全球快报:2023年多家机构看好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233家A股药企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115家预喜,中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药企表现亮眼。业内人士表
-
微头条丨长春高新:子公司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上市许可申请获批 长春高新1月31日晚公告称,公司子公司百克生物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的《药品注册证书》。长春高新表示,...
-
焦点报道:突然爆雷!22年前往事重创 行业龙头罕见报亏!需超一年净利润“填坑” 【突然爆雷!22年前往事重创行业龙头罕见报亏!需超一年净利润“填坑”】1月31日晚,中炬高新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2年度净利润为-3...
-
【早评】美股爆发外资疯狂抄底 A股能否展开反弹? 隔夜外盘:在美联储公布新年第一份利率决议前夕,略低于预期的就业成本指数和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推动美股反弹。截止周二收盘,标普500指数涨1 46
-
期市早盘:商品期货涨跌互现,纯碱涨超2%,液化石油气跌超3%-要闻速递 金融界2月1日消息国内期货市场早盘开盘,商品期货涨跌互现,纯碱涨超2%,沥青、沪镍、沪铅、棉纱涨超1%;跌幅方面,液化石油气跌超3%,焦煤、
-
夜盘油价大幅反弹,稳住局面,震荡仍是当前主节奏_当前短讯 来源:海通期货能源研发中心后市观点周二夜盘油价从低位大幅反弹,在此之前春节假期开市后恰逢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降温,股市、大宗商...
-
焦点消息!翔楼新材:公司产品还未用于生产圆柱锂电池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锂电池结构件,如大圆柱,圆柱锂电池有布局吗?翔楼新材(301160 SZ)2月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
双汇发展:目前公司推出有热狗肠、培根、欧式香肠等西式产品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您好,尊敬的董秘。双汇发展火腿肠制作非常成熟了,建议与桃李面包、金龙鱼合作研究出热狗(HOTDOG
-
坚定看好硬科技 基金持续加仓科创板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基金对科创板的配置比例已经接近8%。从场内ETF申赎情况看,科创类ETF呈现加速流入态势。兴业证券测算数据显示,
-
环球视讯!欧冶半导体完成数亿元A1轮融资 2月1日,欧冶半导体宣布完成A1轮融资,由国投招商领投、上汽创投、临芯资本、苏高新创投、光远投资和青稞资本联合投资、老股东太极华青佩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