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观察 >

很多公司的高增长才“刚刚开始”,明年可以“出奇”的重要方向在这里……

“过去两年一些细分领域的小龙头,一些中等市值,没有政策风险,公司本身又质地比较扎实的企业,它们的估值比两年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收缩。这些公司可能是2022年大家可以‘出奇’的重要方向。”

去年到今年,我们已经经历了非常极端的压力测试。在疫情之下已经不怎么出去消费了,也就是在家里保持基本消费。

去年还好一些,今年经历了现金流的压力、其他各方面的压力。在巨大的压力测试之下,我们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原来是都待在外面,现在都待在家里。经济再差,难道连家里都不待了?也不至于。

“像今年以来两个主要因素,需求端下滑和成本端的大上涨,这两个因素一旦扭转过来还是一个非常大的力量。”

“我们的消费会从‘困境’向‘反转’,再回归到‘正常’,甚至走向‘双击’的过程。”

“符合‘三好学生’标准的优质公司在今年经过了一些调整,估值也有了比较大的收敛。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可以看到机会了。”

“明年,对地产可能仍然会有力度更大的支持、扶持政策出来。这可能是在基本面会出现的反转机会。从估值来看,地产公司普遍都很便宜,很多PB在1倍左右,甚至不到1倍。还是会有比较好的估值修复机会。”

“为了人更美好的生活而发展各项科技,有众多生命科学方面的技术被统归为寿命延长技术和容颜保持或者是改进的技术,这个方向未来会出来市值远超今天互联网巨头的公司。”

消费领域,可以参考一些和健康相关的,和个人精神生活、新的生活方式相关的新消费领域。

和健康相关的,比如追求保健等产品。生活方式相关的,可以参考国际上已经有的,像日本目前的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就是更精细化,像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老龄化、少子化、单身化,包括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宠物等相关的领域可能会出现一些长期成长的机会。

“传统消费领域来看,的确需求是有缓慢变化的,可能很难出现像新能源一样,一轮波澜壮阔的、产业上的大机会。相比科技和医药,最大的不同来自于它的需求是慢变量。一旦龙头公司、品牌性消费品,建立起了和消费者心智上的连接,建立起了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份额之后,它就是我们一直想寻找的‘时间的朋友’类的资产。”

以上,是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嘉实裕远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邵健、嘉实基金平衡风格投资总监常蓁、华创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大消费研究负责人董广阳以及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徐佳熹,12月16日在嘉实基金主办的首届客户日“Harvest Day”云峰会的主论坛对话环节中,围绕“变化下的投资机遇”这一主题进行的交流与碰撞。主持人是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

邵健入行有超过24年经验,也是九届金牛奖的得主,在他投资期间出现了众多所谓的“10倍股”,也是中国知名的顶级投资成长大家。

常蓁最近几年也得过非常重磅的奖项,像7年期、5年期、3年期的金牛奖,是“大满贯”选手。

董广阳是食品饮料行业明星分析师,徐佳熹深耕医药领域多年,两位明星分析师都是新财富第一名的常客。

针对明年哪些细分板块可能存在机会,几位嘉宾都给出了明确的解答。

邵健这位资深投研老将认为,绿色能源领域在未来一段时间还是会有较快的发展。但是未来可能具有更快增长的,是一些在现在处于瓶颈的领域。

他举例类似于储能、氢能、新能源的运营等。以及在体系当中比较短缺的、国产化替代程度比较低的一些材料,可能都是增速比较快的领域,这个方向会有很多高增长的细分领域。

常蓁也看好新能源车这类景气比较好的、高速成长行业的机会。同时,他认为,符合“三好学生”标准的优质公司在今年经过了一些调整,估值也有了比较大的收敛。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可以看到机会了。此外,他还看好困境反转类的机会,认为明年地产可能仍然会有力度更大的支持、扶持政策出来。

此外,今年以来,消费医药这两个曾经很耀眼的板块,表现都不是很好,但在这样一个时刻,看向未来,两位分析师都给出了相对乐观的看法。

董广阳直言,疫情之下大家已经不怎么出去消费了,在家里保持基本消费,明年我们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经济再差,难道连家里都不待了?

而在徐佳熹看来,医药板块降到了历史偏低的水平。经过前段时间的调整,很多公司的估值相对合理,明年的性价比是有所提升的。

他认为,过去两年一些细分领域的小龙头,一些中等市值,没有政策风险,公司本身又质地比较扎实的企业,估值比两年前出现了明显收缩。这些公司可能是2022年可以“出奇”的重要方向。

吴越认为,今年虽然消费承受了一定压力,但未来仍然是值得深入把握的赛道。例如医药板块经过了多年牛市之后,今年行情虽然结构分化,表现了单边负向Beta,但也涌现了以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赛道,相关公司业绩高增长。

以下是圆桌论坛全文,聪明投资者分享给大家。

我们过去见到的众多企业保持高增长

仅仅是一个“过程中”

甚至在很多领域是“刚刚开始”

主持人(吴越):作为非常专业的投资者,如何看待过去5年中国宏观经济及整个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

邵健:如大家所见,在过去5年中,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经济方面有几个点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

一是经济的国际化水准在过去几年迅速提高,这种国际化的水平不仅是指我们对外贸易进出口规模的扩大,在国际上占比的提升。更多是指中国从电子、制造、互联网、医药、消费服务等领域都陆续涌现了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企业家和技术管理、销售的团队。

电子领域,看到了像华为这样企业的崛起。电动车、锂电领域也有中国企业在全球快速发展的锂电(行业),处于“最具竞争力”的态势。在光伏领域,也有中国公司处于全球领先的位次。在偏传统的机械领域,和相对创新的生命科技领域,我们都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崛起。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是中国众多企业在各领域的一些代表、缩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中分工,从原来传统产业的低水平,走向中水平、中高水平,甚至部分企业走向高水平。

所以,我们才能够在过去若干年整体6、7左右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见到众多企业维持5年3倍、5倍甚至10倍、数十倍的增长。

在我们看来,包括在很多研究员自下而上的统计看来,这个现象仅仅是一个“过程中”,甚至在很多领域是“刚刚开始”。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貌似增速平稳,但跃动着一股极其有生命力的力量,这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无论对于中国经济、中国综合国力、国家安全,还是对于我们的投资,都是非常重要的现象。

二是数字化的趋势,在过去五年,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吃饭的消费,再到购物的消费、询医问药的消费,包括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服务,包括日常的办公(都开始数字化)。

现在各行业,尤其是证券基金业,大家大量的工作都是通过腾讯会议完成的,避免了千里的舟车劳顿。

以前很多时候一天只能跑1家公司,甚至时间都还比较紧张。现在很多勤劳的分析师、基金经理,一天可以参与8场甚至更多的交流,这些都是数字化趋势。

在日常看不见的领域,类似工厂、企业中,数字化、智能化的力量也都在继续。

我一直和大家说,过去的世界是有实体的,未来的世界是半实体、半虚拟半数字。将来可能还会看到一个现象发生,今天社会大量的决策还是人类进行的。再往后,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会进入半人类智能、半人工智能。这个现象未来也会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消费、改变大量的业态,这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这些年还可以总结出非常多的点,我就不展开了。

资本市场层面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机构化、专业化的趋势。

5年前中国整个资本市场的机构化比例只有20%左右,到今天已经到了50%左右。5年前在投资的时候,和研究机构交流,有30%、40%是带着模型,我们针对模型进行讨论。到今天,几乎每一个公司的研究,尤其是深入的研究,都要伴随着一个巨大的模型。较过去5年、10年,专业化的程度急剧提高,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在这种趋势情况下,将来我们的投资要求会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有希望给投资者创造长期、持续的回报。尽管市场说今年我们看到了一些主题等反复,但长期而言这个方向还是会继续的。这是资本市场比较重要的事,也是未来的长期趋势。

大资管时代来临

居民财富越来越向金融资产配置

主持人(吴越):常蓁总作为平衡赛道的投资总监,如何看待过去5年中国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巨大的变化,未来哪些具备长期的持续性?

常蓁:个人感触比较深的几点:

首先是经济方面,更强调“高质量发展”。

过去几年经济更强调增长、增速和总量。在这几年,更强调发展的质量,强调要调结构。经济发展压力不那么大的情况下,要让它发展得更健康、质量更高,这样未来的可持续性会更强。

第二,相对而言更强调内循环。

过去几年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一些关键、卡脖子的技术领域,我们越来越强调要去做国产化率的提升。在很多领域我们也更重视供应链的完整,这里面也是比较重要的趋势,如邵总刚才提到的,中国很多公司在国际上也具备了非常强的竞争力,是经济方面相对比较重要的变化。

二是市场层面,感触特别深的是大资管时代的来临。居民财富迅速增加,并且越来越向金融资产配置。

2020年中国人均金融资产是2015年的1.7倍,这方面发展得特别快。市场机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市场波动在逐渐降低,估值也开始和海外接轨。越来越能感受到专业投资者的定价权不断增强,这是非常好的大资管时代,能够让我们发挥(专业能力)的好时代。

经济上、市场上的变化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是可以持续的。

2022年医药板块:

温和复苏、守正出奇、重视研究和专业性

主持人(吴越):今年整个医药板块呈现出了结构性分化的行情。医药经过多年的牛市之后,今年呈现出单边负向的Beta。但里面也涌现出了以生命科学等为代表,表现不错、业绩高增长、股价持续上涨的赛道。展望2022年,医药是否存在大的板块性行情?如果存在,是否和今年一样,在CXO上或者一些底部的线索,存在大幅反转的可能性?

徐佳熹:去年7月份以后,医药板块的收益率、人气确实有所降低。我们对于2022年整体的判断大概是三句话:温和复苏、守正出奇、重视研究和专业性。

1,整个板块的性价比在温和提升。

从目前的机构配置以及估值溢价率角度来说,医药板块降到了历史偏低的水平。经过前段时间的调整,很多公司的估值相对合理,投资者也没有那么扎堆。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年的性价比是有所提升的。从行业本身来说,政策也在逐步走向温和。像诊断试剂的集采也好,骨关节的全国集采也好,没有击穿国内企业的出厂价,比之前投资者预想的还是要好一些。最近胰岛素的集采,整个方案还是偏温和的。

与此同时,刚刚结束的创新药谈判,公布了很多品种的结果,相关一些公司在谈判结束的那段时间,整体走势表现也不错。大家要知道,医保盘子是持续扩容的,结构性对于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的长期利好方向还是不变的。

2,守正出奇。

今年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板块收益率非常好,像CRO、CDMO等,这些我们也非常认同,它们的长期逻辑还在。现在也可以说是机构投资者的“大众情人”,整体关注度都比较高。

这当中有一部分明年会继续超预期、继续呈现高增长的标的、领域,值得大家做守正,持续加仓,比如大的CRO领域当中的CDMO,海外订单,特别是新冠药物的订单,可能会使得整个板块的景气度继续提升,头部的一些公司,包括一些二线公司都会受益。

生命科学方面,今年大家关注一些单品扩张和进口替代,明年大家可能会关注这个领域谁能打造平台型的公司,谁能变成中国的赛诺菲。

另外一方面也要“出奇”,过去两年一些细分领域的小龙头,一些中等市值,没有政策风险,公司本身又质地比较扎实的企业,它们的估值比两年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收缩。这些公司可能是2022年大家可以“出奇”的重要方向。换句话说,“守正”提供基本收益,“出奇”提供额外的Alpha。

3,专业化。

像嘉实基金也有非常优秀的医药基金经理,在整个基金行业,医药研究员的数量排名最前,是最大的投研团队之一。A股医药现在可能只关注当中一部分,假设是1/3或者1/4,这个数量也是非常惊人的。既要自上而下,又要自下而上,投研能力、专业性是大家需要关注的非常重要的方向。

明年没必要过度担心消费行业

主持人(吴越):我作为大消费的研究总监,平常和董老师交流非常多。我对于2022年消费板块的观点是非常乐观的,从董老师的角度来看,在消费领域上,可能不是温和复苏,出现的是一个猛烈复苏?如果是一个猛烈复苏,有可能是在可选消费还是必选消费?可能在传统消费还是新兴消费?有没有一些比较鲜明的观点?

董广阳:我自己研究这么久,最大的感受就是整个经济领域,包括各行各业,尤其是消费领域,从全面性的成长转向了结构性的成长。从一个本来要学习、借鉴性的成长,现在已经转向了自主创新的成长。

成长仍然是永远的主题,驱动整个消费的成长,更多投资机会的来源仍然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且这个条件在中国国内完全是成立的,所以这仍然是我们对中长期抱有非常多信心的核心原因。

具体到2022年消费来讲,经过去年到今年的疫情影响,最近我们也和投资者说,明年可能还会有担忧的问题,比如房地产或者其他经济有些弱,是否会影响消费?保持担忧。

我最近在努力扭转这样的预期,因为去年到今年,我们已经经历了非常极端的压力测试。在疫情之下已经不怎么出去消费了,也就是在家里保持基本消费。

去年还好一些,今年经历了现金流的压力、其他各方面的压力。在巨大的压力测试之下,我们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原来是都待在外面,现在都待在家里。经济再差,难道连家里都不待了?也不至于。

今年以来很多必选消费品经历了比较大的回调,业绩、估值、现金流等,从市场端也反映出来了很多的库存,甚至到三季度,很多企业把库存都直接折算损失了。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看明年?没有必要过度担忧。

从困境反转回来的,从简单的财务上面来看。不是看财务报表利润端先起来,而是先从企业经营的资金流转来看。

先从经营型营运资金的流转来看,应该是一个“出血”的过程。

到三季度大家开始有能力进行涨价、转移压力的时候,营运资金已经有所扭转了,这是改善的第一步。

我们可能在外部环境上,在财务利润表上还看不到太多。第一步先是“止血”,接下来就是不增加量的情况下,把预收款、库存管理调整过来。

需求端下滑和成本端的大上涨

一旦扭转过来是一个非常大的力量

像今年以来两个主要因素,需求端下滑和成本端的大上涨,这两个因素一旦扭转过来还是一个非常大的力量。

我们也不能完全判定两个因素(转变)都在同一时间,也不能判断成本回落在某个月份,或者需求回升在某个月份。但是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确定,在未来两年这几个因素(转变)都会依次出现。比较早的是先出现一个成本的回落,后面再出现需求的回升。

这样我们能看到,利好的因素是在逐步释放的。现在更坏的因素还有多少?三季报里面基本上都出现了。这些消费品公司里面,尤其是大众化的消费品公司里面,这么多年以来毛利率一季度降7到10个点,这样的幅度历史上都是很少的。

这是常态化吗?肯定不会是常态化。应该是通过提价或者是通过管理控制、成本控制、费用控制,慢慢把这个东西回归到正常的状态。

这个过程在未来两年就是不断演绎的过程。我们的消费会从“困境”转向“反转”,再回归到“正常”,甚至走向“双击”的过程,这是我的基本看法。

时间来说,我们不能说明年上半年开始,但是从明年上半年到明年下半年甚至到后年,这是一个很确定的过程。

我们应该抛下当期过度担忧,当下突然下滑的过程中,估值看起来显得有点贵,这方面不要考虑太多。

应该看两年之后,回归到常态,甚至回归到新高的状态下,他们得到什么样的业绩、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给它估值、计算它的空间,真正的收获可能会比较丰厚。

明年可能诞生哪些有进攻性、成长性的公司?

主持人(吴越):从明年的角度来看,各位认为哪些细分的行业,明年可能诞生一批最具有进攻性、成长性的公司、标的?

邵健:中国的经济,是全球经济部类最全面的经济体之一。在中国的经济中,具有高成长属性的细分领域仍然非常多。

我选几个方向简单说一下,肯定是挂一漏万。我们深入到中国30个大的行业部类,每一个部类,理论上来说都可以找到非常高增长的细分行业,我选几个方向简单提提我个人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看法。

大家特别看好的绿色能源领域,当然在未来一段时间还是会有较快的发展。但是未来可能具有更快增长的,是一些在现在处于瓶颈的领域,这些领域可以有更好、更快速度的发展。

类似于储能、氢能、新能源的运营等。以及在体系当中比较短缺的、国产化替代程度比较低的一些材料,可能都是增速比较快的领域,这个方向会有很多高增长的细分领域。

至于它的股价表现方面,相当多的领域已经在估值上有一定的反映,还是要结合领域的增长、企业的增长,所在企业的竞争力、壁垒和动态估值来做评估。无论如何,这个领域依然会在明后年以及更远的将来迸发出更多高增长的企业。

第二,我对科技和消费比较偏爱,这两个领域在历史上出过长期来说伟大的公司。未来的世界,一方面是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技术演进,另外一方面人们也在不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这两个方向应该还是可以比较快的增长,会出来很多细分领域。

科技领域,类似于人工智能、比如中国重要领域的产业软件、SaaS化的软件、网络安全以及短缺的大量数字化建设的基础部件、元件企业,都会伴随着这个过程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

也许很多领域不如新能源企业短期有那么强的爆发力。但这些领域很多具有更好的持续性、更高的壁垒。所以在科技领域,就像过去10年、20年一样,依然会有生命力,可以带来大量成长性机会。

消费也同样,非常同意广阳总和佳熹总的观点,尽管这两个领域今年在二级市场表现有阶段性起伏,但这两个领域长期来看都是极其有潜质的。

消费领域,一是经济总量还在快速增长,二是由于技术的演进、供给创造需求,很多新的品类在快速涌现,很多老的、渗透率低的可选消费品在快速渗透,这些都会带来很多消费细分领域的快速成长。

在生命科技领域,医药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对此,尽管经历了市场波折,我依然深信不疑。

10年到20年之后,生命科学对大家的生活品质、寿命带来的改变,将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有可能到那时候,人们可以通过医学技术使得寿命延长10年、20年,容易得以保持更长的时间等等。

当技术创造出来,可能单客户的UP值,就像现在的很多罕见药一样,30万、50万甚至300、500万都是有可能的。在这些领域,我们终将见证技术的奇迹和时间的复利的奇迹。

优质公司经过调整

已经可以看到机会了

处于困境的公司可能会出现转机

主持人(吴越):沿着这个问题延伸,请问常蓁总,我知道你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投资方法论“三好学生”,即好生意、好行业、好公司。今年年初以来,大量龙头白马股,所谓的优质行业、优质公司,可能股价表现不是特别优秀。展望明年,龙头白马或者是好行业、好公司,是否会迎来一定的机会?从中观的产业线索来看,明年哪些产业线索会是主要的投资方向?

常蓁:我们的投资框架确实是沿着好生意、好行业、好公司的标准来寻找优质的公司进行投资。这应该是一个长期坚守的方向。

这个方法或者这种思路,本质上是要把钱配置到最优秀的公司、最优秀的管理层,通过公司自身创造价值从而获得回报。这是投资的本质。今年阶段性的,可能会随着各方面环境变化的原因而受到一些压制,但是这个本质长期来看不会变。

关于明年的机会,主要是几个方面:

第一,像刚才所说的,符合“三好学生”标准的优质公司在今年经过了一些调整,估值也有了比较大的收敛。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可以看到机会了。

很多公司是非常稀缺的。这种稀缺的公司,很难等到股价发生回落,以很低的价格来买。经过今年一年的调整,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公司越来越有性价比。现在可以以相对来说更好的性价比、更舒服的位置、更合理的价格来买入。很多公司现在已经可以看到有一个比较好的收益空间了。

这是我们说的第一类投资机会,就是优质的公司在经历了股价的调整之后,往后看是有很大空间的。

第二,景气比较好的、高速成长行业的机会。

举个例子,比如新能源车这一行业,今年也是非常热的行业,因为它增长非常快。快速的增长是在需求拉动下的增长,并不是政策的刺激,更多是需求自发增长而产生的拉动。可以看到去年年底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5%,现在单月已经提升到了20%的水平,发展非常快速。

展望未来,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达到50%以上应该是比较确定的事情。在这个领域,中国有很多企业在全球都具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

还有一些其他细分领域的公司,中国都是在全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快速增长(的行业),这些企业又在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领域,整个产业链上可以挖掘出很多的机会。

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其他的细分行业,我只是以新能源车为例。这类资产在明年仍然会有机会。

刚才邵总提到的一点也非常重要,很多公司在今年涨得比较多,估值也比较高,需要我们以更专业的视角、更深入的研究来甄别,到底是不是能够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是有真正的长期发展空间?它有很多机会,同时也一定会出现分化。

第三,困境反转类的机会。

今年由于疫情、政策,很多行业都遭到了很大的压制。不管是从基本面还是股价都是底部的位置。刚才也提到了医药或者是消费的细分领域,到明年,随着环境的变化,有很多处于困境的公司可能会出现转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政策拐点的出现,陆续也开始有些扶持、放松的政策出来,但目前还不够。明年,对地产可能仍然会有力度更大的支持、扶持政策出来。这可能是在基本面会出现的反转机会。从估值来看,地产公司普遍都很便宜,很多PB在1倍左右,甚至不到1倍。还是会有比较好的估值修复机会。

我自己在三个方面各举了一些例子,这是我们明年相对比较关注的方向。

寿命延长技术和容颜改进技术这个方向

未来会出来市值远超今天互联网巨头的公司

主持人(吴越):从10年维度来展望,我们所处的中国投资土壤中,有哪些赛道、线索、方向会成为最重要的方向?举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确定性最强的投资方向。

邵健:科技改变世界,投资以人为本,两者相结合的领域就是生命科技。为了人更美好的生活而发展各项科技,有众多生命科学方面的技术被统归为寿命延长技术和容颜保持或者是改进的技术,这个方向未来会出来市值远超今天互联网巨头的公司。

主持人(吴越):生命科技也是佳熹总非常专业、擅长的领域。佳熹总从技术的角度、从是否能够兑现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未来10年从医药大领域来看,你认为生命科技是不是你最看好的方向?

徐佳熹:谢谢吴总的提问,也感谢邵总对医药行业的长期关注。

如果看10年以后,不妨展望一下10年前这个行业是什么样的?10年前,医药行业占市场比例只有不到3%,现在接近10%。10年前,我们的标的大头还是中成药,没有单抗等。像现在最大市值的(中国)公司迈瑞也好、药明也好都还没有上市,港股没有18A,A股没有科创板。站在10年前我们没有办法想象今天这个行业有这样大的板块。

今天最大市值的(医药)公司可能是CRO、CDMO的企业。但我们看全球级别的,最大市值的公司还是产品型的公司。

10年后什么会成为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平台?基因细胞治疗?还是AI药物筛选?早筛?还是大数据不断迭代之后给大家做的健康管理?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战略性方向。

哪怕现在没有标的,但是我们会看到有需求,技术品牌也在不断迭代,相信10年之后这些新的技术方向,可能是现在我们看不到的标的,但这些会成为非常大市值的公司。

消费可以参考一些和健康相关的

和个人精神生活、新生活方式相关的领域

主持人(吴越):医学作为一个日新月异的板块,需要大量“供给创造需求”的投资机会。各项技术成熟之后,对现有商业模式、企业竞争格局可能会造成很大的颠覆。请问广阳总,和医药相比,消费属于相对变化比较缓慢的赛道,通常是需求决定的一个赛道,没有那么多看起来非常前沿的技术变化,没有所谓的“供给创造需求”的机会。如果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我们怎么看待?怎么捕捉10年后消费可能会出现的重大变化机会?

董广阳:巴菲特说了,一个股票不能投10年的话就不要买。我也会想,这个公司长远的机会在哪里?消费当中可能就是两条线:

1,基于现有的、长期的这些白马龙头公司。它们的竞争力随着时间的价值会不断加强。

2,记得《人类简史》的作者,在《未来简史》的书中讲了很多人类终级追求的方向,包括人类的长寿、追求不死等领域。

至于消费领域,可以参考一些和健康相关的,和个人精神生活、新的生活方式相关的新消费领域。

和健康相关的,比如追求保健等产品。生活方式相关的,可以参考国际上已经有的,像日本目前的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就是更精细化,像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老龄化、少子化、单身化,包括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宠物等相关的领域可能会出现一些长期成长的机会。

回顾20年前,比如中国餐饮的供应链(溯源),10年前并没有条件成立,现在这几年成立了,是现在经营和生活环境条件到了。

现在可能某些条件不具备,但未来5年、10年条件具备了,这个行业就可能迎来非常大变化的板块。

10年以后

人工智能可能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

主持人(吴越):非常认同广阳总的观点,我也是看消费、研究消费、投资消费出身。传统消费领域来看,的确需求是缓慢变化的,可能很难出现像新能源一样,一轮波澜壮阔的、产业上的大机会。

相比科技和医药,最大的不同来自于它的需求是慢变量。一旦龙头公司、品牌性消费品,建立起了和消费者心智上的连接,建立起了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份额之后,它就是我们一直想寻找的“时间的朋友”类的资产,是具有正向时间价值类的资产,无论是3年、5年、10年,甚至有可能50年,这类传统消费领域里面的品牌消费品依然会有可能成为我们最主要的投资线索。刚才广阳总讲得我非常有体会,也非常认同。

关于10年后我们如何投?将这个问题交给常蓁总。常蓁总不仅对消费、医药,包括房地产等大家以为的夕阳产业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识。在全市场30多个子行业,我们如何展望10年?

常蓁:的确是比较开脑洞的问题。如果选一个行业,我特别赞同邵总前面提到的人工智能。

展望10年以后,可能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改变我们的吃穿住行各层面的东西。这可能是我们未来10年面临的非常大的变化。

对于人工智能,从1950年图灵测试大家就关注了,之后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导致这个行业一直处于“蓄力期”。

过去几年,人工智能越来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及经济领域等各层面。再往后看,这方面的发展趋势非常明确,可能未来会部分替代人工,可能会带来下一次的工业革命。如果展望长期10年,人工智能领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领域。未来几年也有很多AI龙头公司将会上市,市场可能也会越来越关注到这个方面。

主持人(吴越):感谢四位嘉宾的分享,生命科技、人工智能、品牌消费,是在座各位展望十年认为最重要的方向。当然投资中国,相信中国在未来的3年、5年、10年中还会诞生出大量没有在今天谈及的赛道,毫无疑问,中国的资本市场将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资管时代,所以会有非常多细分的机会、细分的投资线索。

(文章来源:聪明投资者)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