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基础设施建设只是第一步,还需要通信、维修、电气化等各领域密切配合、运营好,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十四五”期间铁路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铁路行业已逐渐由大规模“设计建造”阶段转入长期“设计建造与运营维护并重”阶段。
(资料图)
《“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对铁路提出了“技术装备更加先进适用”“运输服务技术水平显著增强”的建设要求,未来铁路将加快技术应用实现智能化升级。一是在技术装备方面,铁路将积极探索RFID、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技术在铁路智能物流装备上的应用,开展铁路智能物流基地和场站关键技术研究。二是在运输服务方面,铁路将进一步提升货运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货票系统、保价信息系统等优化升级,开展列车运行智能编图、铁路货检图像智能识别等技术研发,加强货运市场价格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同时积极推进国际联运信息化建设,实现铁路国际联运各方数据网上共享、快速申报查询。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高铁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分析:
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颁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文件中将高铁定义为新建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含)至350公里(含),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的客运专线铁路。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铁路是国家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14.63万公里,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都呈增长趋势。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十四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任务仍十分繁重,在建、已批项目规模达3.19万亿元,将坚持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分类分层推进建设。
作为经济大动脉,铁路新线的开通势必引领带动经济、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备受瞩目,一方面是基于高铁运行通车为我国交通事业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高铁运行所带来的优势不局限于交通,更在运输、服务以及民生保障方面的汇入崭新力量,尤其是国内新冠疫情散点多发情况严峻,铁路的物资运输优势更是为各地区防疫工作形成推动保障作用。
我国高铁发展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略微滞后,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底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开始了我国高铁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2004-2015年我国高铁建设依次经历了“引进来”阶段、自主创新阶段、“走出去”阶段,逐步成为全球高铁大大国。2015年至今处于全球引领阶段,我国部分高铁技术已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2023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作为经济大动脉,铁路新线的开通势必引领带动经济、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备受瞩目,一方面是基于高铁运行通车为我国交通事业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高铁运行所带来的优势不局限于交通,更在运输、服务以及民生保障方面的汇入崭新力量,尤其是国内新冠疫情散点多发情况严峻,铁路的物资运输优势更是为各地区防疫工作形成推动保障作用。
目前,高铁网已经覆盖了全国95%以上城区人口50万的城市,有力促进我国各区域间的互联互通,积极助力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今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福州至厦门、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天津至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新线即将投产,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新动力。高铁产业链较长且复杂,整个产业链纵向贯穿基建、产业化制造业、营运服务业,涉及机械、电气、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等多个领域。
京沪高铁最新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79亿元,同比增长143.19%;净利润51.3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0.2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京沪高铁介绍,公司营收增长主要是2023年上半年国内客运市场形势向好恢复,公司线路客流量增加,列车旅客票价收入和为非担当列车提供路网服务收入较同期增长所致。实际上,今年铁路客运持续恢复。以近期暑运为例,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上旬,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1347.1万人次,同比增长71.8%,较2019年同期增长13.1%。8月25日至9月10日,铁路将迎来学生客流高峰,全国铁路预计发送学生旅客680万人次,高峰日预计发送95万人次。
截止2023年1月13日,铁路客运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周转量以及运输密度均居世界首位。2023年1月22日至2月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02亿人次,同比增加3351万人次,增长48.7%,日均发送旅客931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春运同期的90%。《“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报告对我国高铁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高铁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高铁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想要了解更多高铁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高铁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