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21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发布会上表示,中秋、国庆“双节”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商务部正在组织开展“金九银十”系列促消费活动,更好满足居民节日消费需求,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
一方面,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好前期已出台的家居、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促消费政策,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围绕重点领域,推动出台支持汽车后市场发展等一批政策举措,为消费加快恢复增添动力。
2023汽车后市场的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资料图)
近几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依旧持续受到资本关注,融资主体主要集中在汽车刚需服务市场——维修保养、汽配、车险三大细分领域。其中,维修保养仍是资本更为看重、发展潜力更大的市场。
汽车后市场大体上可分为七大行业:汽保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养护行业(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快修及改装行)、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汽车文化及汽车运动行业和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
近年来,汽车后市场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汽车行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汽车后市场是指在汽车销售之后,为汽车车主提供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正处于“互联网+”阶段,结合电商平台方便快捷,获客渠道较多等特点,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平台逐渐涌出,资本也对互联网+汽车后市场行业青睐有加,市场正处于激烈竞争时期。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分析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逐年上升,国家也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汽车维修、汽车用品等细分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我国汽车后市场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会对我国汽车后市场发展带来较大利好。目前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仍处于蓝海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仍待进一步成熟化演进,行业规模也将持续提升。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较为成熟,上游行业为汽车消费市场,包括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汽车生产通常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销售包括经销商、整车厂、分销中心、区域代理等;中游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下游主要为消费者,即车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汽车后市场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2022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整体规模为6.3万亿元,2023年汽车后市场市场规模将达6.9万亿元。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3年1至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537.4万辆,同比增长39.2%,8月单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37.3%。按照目前的增速,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45亿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不断增长,意味着一个潜力巨大的后市场正在形成。有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10年左右时间内,维修、保险、充电桩、二手车交易、零配件等后市场容量将达到万亿元规模。汽车后市场作为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贡献超过60%的利润。显然,在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这条新赛道,充满机遇。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将会发生颠覆性变革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后市场虽有超万亿的蓝海,但商业模式将会彻底颠覆。
在汽车产品朝着电动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时候,传统零部件体系70%以上将面临重构。而且,有机构预判在未来整车成本中,软件将从占15%,上升到60%。因此,相较于传统汽车,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将会发生颠覆性变革。
汽车后市场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汽车后市场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汽车后市场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汽车后市场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