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十分之快,它在服务经济、提升融资比重、支持融资供给侧改革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债券的概念及分类
【资料图】
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向债权人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借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
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债。国债因其信誉好、利率优、风险小而又被称为“金边债券”。除了政府部门直接发行的债券外,有些国家把政府担保的债券也划归为政府债券体系,称为政府保证债券。这种债券由一些与政府有直接关系的公司或金融机构发行,并由政府提供担保。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在我国金融债券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机构一般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信用度较高,因此金融债券往往有良好的信誉。在国外,没有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划分,统称为公司债。在我国,企业债券是按照《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发行与交易、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监督管理的债券,在实际中,其发债主体为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信用。
债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债券市场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其规模、品种,还是债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020年中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7.3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12万亿元,同比增长26.5%。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方面,在中央结算公司发行记账式国债6.91万亿元,同比增长83.91%;发行地方政府债6.44万亿元,同比增长47.71%;发行政策性银行债4.90万亿元,同比增长33.95%;发行商业银行债1.94万亿元,同比增长21.13%;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0.80万亿元,同比下降16.53%。在上清所发行中期票据2.29万亿元, 同比增长24.97%;发行短期融资券(含超短期融资券)4.99万亿元, 同比增长39.40%;发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0.6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99%。
2020年,债券市场交易结算量共计1540.11万亿元,同比增长17.81%,比2019年提高3.1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结算公司结算量为943.23万亿元,占全市场的61.24%;上海清算所结算量为302.26万亿元,占全市场的19.63%;交易所市场结算量为294.61万亿元,占全市场的19.13%。从交易类型看,现券结算量24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3%;回购结算量129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8.56%;债券借贷结算量7.11万亿元,同比增长69.98%。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债券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从违约率表现来看,2021年公募债券市场发行人主体违约率为0.45%,较2020年(0.64%)和2019年(0.88%)均有所下降,但由于高级别违约主体数量较高,AAA级、AA+级和AA级的违约率存在倒挂现象。2019年至2021年,中国公募债券市场发行人主体年度违约率、月度滚动违约率整体呈下行态势,截止2021年底,中国募债券市场发行人滚动违约率为0.45%,较2020年减少0.19个百分点。
2021年,中国公募债券市场上共有155家发行主体信用等级发生调整,调整率为2.57%,较2020年减少3.11个百分点。其中信用等级被调升的发行人有17家,调升率为0.28%,较2020年减少3.79个百分点;信用等级被调降的发行人有138家,调降率为2.29%,较2020年上升0.68个百分点。整体来看,2021年公募债券市场评级稳定性较2020年和2019年有所提升,信用等级转为调降趋势。
2021年,我国公募债券市场共有47家发行人发生大跨度评级调整现象,均为调降,较2020年(41家)和2019年(42家)略有增加。具体来看,47家发生大跨度评级调整的发行人信用等级被调降121次,均值约为2.6次,较2020年的均值(约1.9次)和2019年的均值(约2.4次)均有所增加。同时,所有大跨度评级调整样本中,期间单次调降行动的平均下调子级数量约为3.9,低于2020年(约为5.4)和2019年(约为4.9),体现出调降行动更为充分、全面、灵活,更加注重等级调整的连续性。
自2020年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以来,碳市场、绿色金融等概念在全球迅速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份,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22万亿元,约占所有贷款余额的10%,绿色债券余额也大幅增长至超2.5万亿元,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随着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分割问题解决已经显得迫不及待。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允许可流通国债既可在银行间市场流通转让,又可在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同时允许部分资信较好,实力较强的金融机构在两个市场之间进行套利活动,以促进市场的流通性,发现债券市场价格,为全面统一所有债券市场作准备。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全国统一、面向所有金融机构及企业法人和个人投资者的开放的,公开的市场以及一个品种多元化、流动性充分化和功能健全化的中国债券市场。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债券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