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互联网出行行业竞争分析 滴滴十一假期出行需求同比涨80%

出行市场最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今天乘客出行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所以也倒逼今天道路客运在供给端进行各种运营方式的“进化”。其中最显著的表征之一就是“网约化”。

包括现在大家已经习惯的网约车、包租车,还有定制化、公交化等不同形式的班线客运转型探索,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网约化”能够实现更快速便捷的乘客需求收集,同时通过出行服务平台的后台运力调度,实现高效的供需匹配,从而实现乘客“即时叫车、随叫随走”的便捷出行体验。


(相关资料图)

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包括网约车(快车、专车)、出租车(APP端)、顺风车、租车(APP端租车、分时租赁)以及共享单车市场。打车出行作为大众日常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巡游出租车,到网约车的诞生,打车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方便人们的出行,提升城市服务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滴滴发布十一大数据:出行需求同比涨80%

滴滴发布十一假期数据,打车需求相比去年同期上涨80%,高峰时段每分钟呼叫突破18万。

假期多地点燃“夜经济”,夜间出行需求相比去年同期上涨64%。长沙、上海、深圳等城市晚高峰相对更晚,约持续到21时。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较去年假期夜间出行涨幅更高,分别是104%、84%和80%。

出行充分发挥“消费杠杆”的撬动作用,带动休闲娱乐场景“体验式”消费需求显著提升。长假期间,打车前往全国各地大型商圈、户外娱乐等休闲娱乐场景的出行需求在10月1日达到假期最高峰。10月1日当天,休闲娱乐场景的出行需求相比节前涨幅达103%。其中,户外娱乐的出行需求相比节前上涨125%。

成都都江堰、沈阳中街、丽江古城区、成都春熙路、峨眉山、哈尔滨中央大街、南京夫子庙、成都宽窄巷子、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北京颐和园成为假期全国Top10热门打卡地。

在香港使用滴滴出行的需求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8%。香港的景点商区、主题公园、香港国际机场以及深圳各大口岸成为了打车热门区。

作为共享出行的方式,绿色、实惠的顺风车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订单在长假期间显著增加,日均完单量同比去年涨幅超过200%。青岛、合肥、石家庄等城市是顺风车热门出发城市。

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行业更官方的定义为电子商务平台。在2022年发布的《班车客运定制服务操作指南》里也提到,客企可自主研发也可以通过选择第三方平台合作。

互联网出行行业竞争分析

互联网平台是出行企业的“提效器”,也是行业融合创新的“助推剂”。目前,包括高德、美团、腾讯在内的平台企业纷纷以聚合模式接入出行服务企业,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一键叫车”服务,另一方面为出行服务企业导流,成为出行产业的“提效器”。

放眼全国,互联网平台与出行产业加速融合创新,涌现出的出行新业态为推动经济向好回升提供了新动能。

在武汉,风韵出行接入高德打车后2年订单增长5倍;在山东,为满足互联网用户的出行需求,及时用车采购2万台新能源汽车,陆续投入网约车业务,带动汽车产业链近50亿产值;在银川,聚合生态企业妥妥E行每天服务全国近4万名司机,并累计为银川市地方税收贡献超千万元。

相继诞生的新兴网约车平台、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企业,用“互联网+”直接连接上了出行需求与供给,不仅消除信息壁垒解决了打车难题,还丰富了市场供给、实践了绿色环保、提供了就业,掀起了新时代互联网交通出行领域的新浪潮。其中,借助互联网平台,许多私家车以共享的方式进入市场,以“快车”“专车”“顺风车”等形式,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 4.05 亿,占网民整体的 38.5%。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互联网出行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曾经打得昏天暗地的互联网出行赛道,正在告别零和博弈,集体转向聚合模式。从“聚合出行”升级至“一体化出行”,意味着平台聚合对象不仅限于网约车、出租车、共享单车等服务,更要将公交地铁、城内城际巴士、高铁、飞机等更具普适性的形态融入其中,并依靠地图能力和技术底座进行高效规划和需求分发,最终推动整个交通体系的效率提升。

在新的竞争范式下,互联网出行平台不再亲自下场做运力池,而是越来越多地与出行行业的“老师傅”们合作,接入后者的地面服务能力,并通过产品、技术和流量的开放赋能,让他们在平台内获得新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平台出行生态的可持续增长。随着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未来的互联网出行一定会更加便捷、安全、高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出行一定是未来交通出行领域的重要趋势,目前出行行业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这个领域,我们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互联网技术创新来推动出行行业的发展。

报告对中国互联网出行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出行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想要了解更多互联网网出行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互联网出行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