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营养健康及农业可持续中潜力巨大,但我国在产业布局、组织、市场、政策等方面却面临挑战。随着杂粮消费日趋家常化,不仅日常食用杂粮的人群在扩大,还有更多家常品类在与新品杂粮、混搭版杂粮、便捷杂粮包的竞争中重新受到青睐,夺回了市场C位。随着杂粮消费进入常态化,终端消费也将更加细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受益于中国的粮食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损失率逐年降低,出粮率逐年提高,杂粮和豆类及籽类产品的产量在过去三年持续增长。同时,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以及膳食平衡观念的普及进一步推动整体杂粮、豆类及籽类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杂粮、豆类及籽类行业市场规模达3504亿元,预计2023年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3739亿元。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杂粮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分析显示:
杂粮是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谷类作物,其中谷类杂粮主要包括高粱、燕麦、小米、藜麦、荞麦等,豆类杂粮主要包括绿豆、红豆、豌豆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杂粮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分析,我国杂粮加工技术开发起步晚,投入人力、资金有限,在杂粮加工方面,与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不均问题日益突出,超过80%的中国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不足。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不仅带来身体素质下降,同时也降低了国人的生活品质。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强调要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建议成年人每天需摄入250~400克谷物食物,最好能吃50g~150g粗杂粮。因此,除了大米、白面,民众应该摄取更丰富的五谷杂粮。与精细加工的谷物相比,杂粮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跟精大米相比,杂粮的蛋白质、不溶性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钙、镁、铁等微量元素含量更丰富。除此之外,杂粮中还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如酚酸、黄酮及植物甾醇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生物活性。
尽管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但现行的法规标准对企业的创新和产品的推广都构成了一定的限制。因为我国现行政策法规标准不允许对(除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的)健康功能产品进行标识和宣传。即便允许标注产品中包含的功能性物质,也对其范围和口径进行了严格限制,这导致有需求的人群买不到自己需要的功能性食品,而企业虽然储备了大量产品技术却不敢大规模生产。相比而言,在国外商店货架上,消费者能很方便、精准地购买到有明确标注的健康功能食品。据了解,社会上还有很多食品和药品企业都研发了功能性食品,但苦于不能宣传,得不到推广,使这项庞大需求得不到满足。
2023年中国杂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忻州。忻州是优质杂粮黄金产区,面积之广、产量之多、品种之丰,居全省之首,是“中国杂粮之都”。先后荣获“中华红芸豆之乡”、“中国藜麦之乡”、“中国亚麻油籽之乡”、“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中国甘甜红薯之乡”、“中国高原莜麦之乡”、“中国黍米之乡”等国家级称号。忻州因其独特的地形、多样的气候、良好的生态和悠久的耕作历史,品种多样、品质优良、营养健康的忻州杂粮孕育了“特色+绿色”的杂粮品牌。其中,代州黄酒就是杂粮精加工产业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市场不断开放,燃料需求不断增加,营养和健康意识不断兴起,传统的杂粮市场也充斥着新的活力和机遇。随着消费水平的普及,消费者对杂粮食物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以及传统的实际功能营养需求,一些新兴的营养功能服务需求也日益凸现,传统杂粮的升级改造和产品多样化也将成为杂粮产业的发展动力。
我国杂粮加工技术开发起步晚,投入人力、资金有限,在杂粮加工方面,与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用于深加工的杂粮数量占其总产量的 50%以上,而我国杂粮深加工的利用率还不到其总产量的 10%,且大多数加工水平只能停留在初级加工水平。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深精加工水平有限。
在杂粮产业市场中,竞争对手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大型企业和全国性产品经销商,主要以大公司、粮食企业、面包蛋糕行业;另一种是小型经销商,主要以中小企业、杂粮店等不同市场渠道销售杂粮。在当前杂粮行业中,由于大企业基于规模经济的优势,占据着行业中的核心地位,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而中小企业则在市场开发及深耕细作方面,依靠定制化、价格优势大胆拓展市场的能力大大超过大企业,尤其在微小企业定制型生产上,形成更为优越的竞争优势。
杂粮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杂粮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杂粮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欲了解更多关于杂粮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杂粮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