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代理行业是为来自建筑、交通、水利、电力等行业的客户提供招标工作协助、咨询服务的新型服务行业。招标代理作为新兴中介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的是工程管理、工程咨询产品。招标代理行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招投标制度的逐步建立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建设工程领域首先试行招标投标,但此时以项目业主自行招标和议标为主。
(相关资料图)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在机电产品进口领域建立了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招标投标制度,同时以省和计划单列市为单位,陆续批准成立了30多家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机构,开展招标咨询业务。这批带有"以招代审"印记的招标机构,即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历史产物,也是今天招标代理行业的雏形。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招标代理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显示:
招标代理一般是指具备相关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受招标人的委托或授权办理招标事宜的行为。招标代理机构是专业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中介服务组织,独立开展招标采购业务,与国家行政机关无隶属关系或者利益关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受客户委托或授权办理采购事宜,帮助客户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经验丰富的供应商,以保证采购项目的顺利实施。
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精准定位,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培养吸收复合型人才,不断推进电子化招标采购平台的建设,抓住全过程咨询战略机遇,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多元化服务,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1、东部地区招标代理供给分析
中国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中国大陆的大都会都位于中国东部。
2、中部地区招标代理供给分析
中国中部地区,东接沿海,西接内陆,按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排序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个相邻省份。中部地区地域相对较少。
3、西部地区招标代理供给分析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但经济发展不快,招标代理机构不多。
2023年中国招标代理行业发展现状
在国家“放管服”政策下,我国招标代理行业资质壁垒完全打破,市场化进一步推进,企业发展空间充分,进而吸引许多其他企业布局,机构数量呈现增长。就招标代理技术服务属性而言,招标代理行业发展的规律必然是由低级人工劳务、简单技术服务逐步向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知识经济型转变。在当前经济新特征下,招标代理行业要把转型升级作为加强优质供给的重要措施,招标代理机构也应把转型升级作为创新驱动、提高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2022年我国招标代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41.8亿元,同比增长15.33%。据统计,2022年国内招标代理市场规模约为641.8 亿元。其中,2022年工程招标代理市场规模约为352.59 亿元,占比54.94%;货物及服务招标代理规模约为289.21 亿元,占比45.06%。招标代理机构在促进招标投标活动公开、透明、公正开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以及招投标各方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招标代理机构数量稳中有升,2020年我国招标代理机构数量超过4万家,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有4.63万家的招标代理机构。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工程招标代理需求不断上升,再加之代理机构行政审批的取消,意味着招标代理市场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工程招标代理市场。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商业、金融甚至产业的发展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迎合信息技术革命的大趋势,出台《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大力推进电子招标投标。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也顺势而为,发起“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在招标代理行业中得到积极的响应。电子招标投标已成为招标投标领域发展新趋势。
从国际范围来看,作为市场中介的招标代理机构是以赢利为目的,通过提供国内国际招标服务收取佣金的专业化公司。招标代理机构的主要业务包括:发布招标通告,发售国际招标文件,提供咨询服务以指导企业投标,代理投标等。据统计,2022年全球招标代理中标金额约为12.8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31%。
本报告对中国招标代理机构的发展状况、市场供需形势、客户资源、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招标代理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招标代理行业将面临的挑战、招标代理行业的发展策略等。欲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国招标代理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