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塑料管道第一大生产国,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3000家以上,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万吨。近年来,塑料管道行业总产量呈现稳步提高的态势,但增长率逐年下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回升,以及中国继续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大型基础建设依然火热,尤其是全国各地的高铁项目、水电项目等大型工程,将不断拉动建材需求大幅攀升。而塑料在中国建筑节能市场应用潜力巨大,不仅能大量代钢、代木,而且还具有节能节材、保护生态、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功能与质量、降低建筑自重、施工便捷等优越性,塑料建材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得益于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迅速,塑料管道产量逐年增长。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环保、健康、耐用等方面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塑料管道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的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品牌规模企业不断增多,新材料、新结构品种不断涌现,先进的系统设计理念层出不穷,产品的功能性更加明显、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
(相关资料图)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新型塑料管材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分析显示:
塑料建材是建材工业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随着我国近几年房地产业的迅猛增长、国家对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我国的塑料建材业已成为塑料行业中仅次于包装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5%。
我国塑料建材行业加快了研发和推广应用步伐,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尤其是塑料型材、管材已经进入稳定成熟的增长时期,是塑料建材中最成熟的品种,产能仍在稳定增长中,并成为应用最好的塑料建材品种。全国30%以上的地区应用了新型塑料管材,发展快的一些省市已经达到了90%。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的一些城镇,40%以上的新建住宅都使用了塑料门窗,青岛、大连80%以上的新建住宅使用了塑料窗。
由于塑料管材与传统的金属管、水泥管相比,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综合节能性好、运输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 此塑料管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在目前全国新建及改扩建工程中,建筑排水管道70%采用塑料管,建筑雨水管道50%采用塑料管,城市排水管道10%采用塑 料管,建筑给水、热水供应和供暖管道60%采用塑料管,城市供水管(DN400毫米以下)50%采用塑料管,村镇供水管道70%采用塑料管,城市燃气管道 (中低压管)20%采用塑料管,电线护套管道80%采用塑料管。如今,塑料管道在全国各类管道市场中的占有率已达到50%以上。
中国新型塑料管材市场发展现状2023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中国塑料管道在化工建材大发展的背景下经历着高速增长,在建筑业、市政工程、农业、工业等行业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大。塑料管道生产能力、生产和应用量、产品品种、应用领域、产业科技进步、标准化建设等多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已成为塑料管道生产和应用的最大国家。
进入2022年,新型塑料管材的广泛使用,掀起了一声替代传统建材的革命。塑料管材市场规模指出,塑料管材因具有水流损失小、节能、节材、保护生态、竣工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镇给排水以及燃气管等领域,成为新世纪城建管网的主力军。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塑料管材上游主要是煤炭、石油化工和金属材料供应商,下游主要是市政、建筑、农业、电力、通信、燃气等行业,行业整体需求结构仍以工程端需求为主。
从区域格局来看,塑料管材企业经营的区域性较强,整体呈现南强北弱的局面。各家企业的业务往往集中分布在一至两个地区,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由于雨水充沛,人口密集,管道需求大,是各个企业的主要业务区,各大企业异地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从政策方面来看,中塑协发布的《中国塑料管材行业“十四五”期间(2021-2025)发展建议》提出“加大改性、复合以及其他新材料的新型塑料管材和配套产品的研发,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管道产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2022年7月,“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了40余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包括完善城市住房体系、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大内涝治理力度等内容。,当前,我国正加快市政管网更新改造,给塑料管道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塑料管道产业需要加快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加快制定修复更新专用塑料管道产品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施工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提高工程质量等,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
新型塑料管材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新型塑料管材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新型塑料管材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欲了解更多关于新型塑料管材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新型塑料管材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