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 旅游服务行业发展研究分析

中秋国庆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全国旅游市场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8天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较2019年增长1.5%。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酒店、门票预订量超过2019年,为提振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携程旅行网上,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2倍。同程旅行网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平台酒店预订量超过“五一”假期,创下今年以来的单日峰值,机票、火车票、景区门票预订量均创下近5年同期新高。


(相关资料图)

杭州亚运会备受关注。杭州、宁波、金华、湖州、温州、绍兴等城市,因这场体育盛事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飞猪旅行网上,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这些城市酒店及民宿的预订间夜量较2019年增长超60%。

纵观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自1978年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并大力发展旅游业。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增加外汇储备、“引进来,走出去”等困难,官方旅游接待成为当时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式。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旅游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观念升级,旅游门槛开始下移,由官方接待逐步向普通大众开放,旅游越来越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三大发展形式。

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对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服务行业概述

旅游产业链可用“行”、“游”、“住”三个动词概括。旅游行业产业链涉及细分行业范围较大,包括消费者服务、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其中,“行”即代表与出行相关的产业,主要涉及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游”即代表与居民旅游直接相关的服务,主要涉及旅游景区或景点,以及为景区提供配套运营、文化宣传等相关服务的企业。“住”即代表与居民旅游过程中所需的食宿服务,涵盖酒店、餐饮等相关企业。

旅游服务行业指的是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组成要素:

1、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2、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3、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4、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旅游服务行业发展研究分析

旅行服务业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变革后,旅游产品分发的逻辑已然发生变化,经历了”从门店到人”“从平台到人”“从人到人”的分发渠道的变迁,“前人后厂”的模式将进一步改变隐在市场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与产业组织方式。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旅行服务业整体发展向好,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业务均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也有所提高,同时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快速恢复、运行态势逐步向好,旅游服务需求呈现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趋势,游客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提升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

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内在属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衡量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等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将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于旅行社企业来说,挖掘特色领域的潜力,积极适应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需求是必由之路。

报告对我国旅游服务的行业现状、市场各类经营指标的情况、重点企业状况、区域市场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旅游服务业务的发展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旅游服务行业的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对旅游服务行业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建议进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旅游服务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旅游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