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利好支撑 磷矿石市场向上而行
(相关资料图)
据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统,九月,国内磷矿石市场行情宽幅上行,双节假期结束后,磷矿石市场价格走势整体继续向上而行,截止10月15日,国内30品位磷矿石市场价格参考998元/吨,节后价格上涨2.89%,与九月初相比,涨幅达15.24%。
生意社表示,目前磷矿石场内整体成交稳定,下游需求与节前备货相比虽有所转弱,但刚需的阶段性备货仍会有效支撑市场,加之磷矿石场内中高端品位矿石普遍流通偏紧的现象,各个地区的矿石都有一定程度的紧缺,部分地区高品位现货难寻,供应端给予市场的支撑犹存。生意社预计,短期内磷矿石市场整体多将高位偏强运行为主。
磷矿是指在经济上能被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矿物原料。用它可以制取磷肥,也可以用来制造黄磷、磷酸、磷化物及其他磷酸盐类,以用于医药、食品、火柴、染料、制糖、陶瓷、国防等工业部门。
磷矿石行业分析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磷化工生产国,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磷化工生产体系,从资源开采到基础原料的生产,从各种大宗磷化工产品生产,到精细的无机、有机磷化工产品的生产,已基本满足国内各行业的需求,并有大量产品出口。
磷化工包括磷肥工业、黄磷及磷化物工业、磷酸及磷酸盐工业、有机磷化物工业、含磷农药及医药工业等等。世界上磷矿石的消费结构中约80%左右生产磷肥后用于农业,其余的用于提取黄磷、磷酸及制造其它磷酸盐系列产品。磷化工产品在工业、国防、尖端科学和人民生活中已被普遍应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磷矿石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分析: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磷矿石处于磷化工产业链的上游,是产业链的起点,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特点。
产业链中游包括磷酸、黄磷等,磷酸的生产分为热法工艺和湿法工艺两种,热法磷酸是由黄磷制得,热法磷酸的生产对磷矿的品位要求高,生产过程能耗高、污染大,但热法磷酸纯度较高;与热法磷酸相比,湿法磷酸能耗低、成本低,但杂质较多,工艺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仅部分企业掌握相关工艺。
下游主要是磷酸盐、磷肥等,最终应用领域有农业、养殖、食品、医药、新能源、电子等行业。磷复肥是磷矿石的主要下游需求领域,占比约七成。其他产品如草 甘膦、磷酸盐等占比相对较小。
磷矿石作为天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多年的开采,国内富矿资源不断消耗,磷矿石整体品位下降趋势明显,以及开采难度大,开采周期长等因素影响,国内磷矿石开工率整体偏低,磷矿石供应紧张已成常态。9月,国内磷矿石市场已迎来金九旺季,下游需求良好,磷矿石现货供应紧张情况加剧,双节过后,市场整体供应端依旧持续吃紧,供应端有效支撑市场坚挺走势。
双节过后,磷矿石下游需求尚好,随着下游节前备货库存逐渐消耗,部分下游节后陆续开启刚需采购,需求面给予磷矿石支撑稳固,部分矿企节后挺市带动磷矿石市场行情整体继续向高位靠拢。下游部分出口订单以及冬储预期亦给磷矿石市场心态支撑。
随着中国磷矿石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未来几年发展的前景将更加光明,越来越多的磷矿石生产商将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我们的报告《2023-2028年中国磷矿石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未来我国磷矿开采进度会进一步受到环保、资源等限制,在下游应用需求激增背景下,供需偏紧有望持续,磷矿石也将受益行业高景气而实现价值增长。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在未来几年中,中国磷矿石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1)磷矿石资源的有序开采,保障国内磷酸盐产业发展。(2)加大技术创新和投入,提高磷矿石开采和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3)推进磷矿石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提升磷矿石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4)加强国内外合作,提高磷矿石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5)加强磷矿石的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
想要了解更多磷矿石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磷矿石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