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12月29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12月29日(星期三),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深改”结硕果 资本市场固本强基迈步新征程

2021年,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成功落地,资本市场生态优化、活力迸发。2021年,从全国首例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一审判决,到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等制度建构,资本市场步入“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阶段。

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发基金明显分化

2021年已近尾声,公募基金的发行成绩单基本确定。今年新成立基金的规模合计接近3万亿元,其中百亿元规模的新基金屡见不鲜。但仍有新基金无法顺利面世。这些发行吃力的基金,绝大部分是中小基金公司的产品,也有头部基金公司的新产品。

捕获牛股 部分百亿级私募赚钱效应显著

截至12月初,今年以来有收益数据的87家百亿级私募中,有68家取得正收益。在结构性行情背景下,今年百亿级私募业绩出现明显分化。由于多次捕获翻倍牛股,部分百亿级私募整体赚钱效应显著。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68家百亿级私募获得正收益。

年末北京楼市:房企促销拿地“双管齐下”

临近年末,各大房企积极促销,冲刺年底销售业绩。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新房市场了解到,房企加紧组织销售人员大范围通知意向客户,开展各式促销活动。

上海证券报

“稳”字上下功夫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货币政策如何在“稳”字上下功夫?明年将推出哪些有利于市场主体的金融政策?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就金融领域热点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从蒙眼申购稳赚不赔到有所选择悲喜相间 “打新”这一年

本周是证券市场迎来2021年最后一个交易周,也将是“有人笑开颜,有人心里苦”的一周。回顾打新股这一年,投资者经历了从蒙眼申购稳赚不赔到有所选择悲喜相间的巨大落差。

权威专家解读《“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注重实施性可落地 力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长徐洪海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规划》是制造业发展的顶层纲领性文件,其制定的一大原则就是注重实施性、可落地,将真正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其中特别关注了中小企业的升级,从任务、路径等多维度给出了发展指引。

明年基金怎么投? 明星基金经理来支招

新年临近,“明年怎么买基金”这一新话题的热度也快速攀升,截至记者发稿,微博热搜已接近300万人次。今年业绩榜排名前十的一些基金经理表示,2022年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一年,重点把握新能源等板块的机会,但公募基金的业绩分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证券时报

京沪深竞逐大数据交易所 政府主导型数交平台谋变

今年以来,京沪深多地相继新设政府主导型数据交易平台,部分平台甚至直接以“数据交易所”命名。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国内设立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至今,地方政府推动设立的数据交易平台超过20个,但整体运行情况上,市场口碑不佳。

易纲:重点做好两项直达工具政策接续转换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就金融领域热点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谈及货币政策如何在“稳”字上下功夫,明年将推出哪些有利于市场主体的金融政策,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

虚拟偶像再成热点 用来直播带货行不行?

今年以来,网络主播、偶像明星频频在税务及个人问题上栽跟头,让虚拟偶像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目前,虚拟偶像在多个领域已有应用案例,而在备受关注的直播带货领域,虚拟偶像能否替代真人,还有待观察。

经济学家转型投资业绩折戟并不意外

姜超此次业绩的折戟并未让业界太意外。就姜超而言,作为知名经济学家与宏观分析师,他的宏观研究往往偏重长期,宏观之中的许多判断很难在短期内被证伪。但投资恰恰需要考虑诸多细节,除了自上而下的宏观与策略、自下而上地选出好公司之外,包括估值、买点、收益曲线、净值管理过程中对回撤的控制等等,都需要在日常与客户交流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值。

证券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2月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易纲表示,当前我国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20年疫情冲击下出现阶段性上升,今年以来已经回落到基本稳定的轨道。同时,对一批突出风险点进行了有序处置。

“灵魂砍价”一再上演 集采倒逼中国医药行业增添“原创”成色

12月22日,有投资者向上市公司通化东宝发出提问:公司是否重新评估了集采之后两年的盈利预期?参与了第六批国家药品集采——胰岛素专场的通化东宝回答称,有信心确保公司在集采后的收入呈现稳中有增趋势。

工信部:推动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12月28日,工信部网站显示,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 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时代大幕将启

2021年,银行理财市场迎来巨变:加速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压降不符合新规的“老产品”。巨变之下,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以如期完成整改任务,还有少数银行在“紧赶慢赶”中面临无法按时完成整改的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机构2022年A股投资策略起底:震荡格局中找寻结构性机会 新能源仍是优先选项

近来,多家券商以及公募基金的2022年投资策略陆续出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多家机构预计2022年A股市场仍旧是震荡市,存在结构性机会,新能源板块仍为被普遍提及的关注重点。

2022年银行信贷前瞻:新增规模或约21万亿 重点投放小微、绿色、科技三大领域

近两年来,央行连续提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政策目标。在此约束下,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余额为190.5万亿元(前11个月增量为18.9万亿元,预计全年将超过20万亿元),同比增长11.8%,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1%,同比高0.9个百分点。

人民日报

抓住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新机遇

现阶段处于5G商用推进与6G研究布局的叠加期,要大力推进5G商用成熟和技术演进,为发展好6G架桥铺路,积极开展全球6G技术交流合作,主动抓住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的新机遇。

第一财经日报

解密庞大实控人“空手套白狼”财技:2.57亿23分钟辗转七家公司

两年前的2019年11月20日,经有关方面协商,最终确定了深商集团(全称为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元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国民运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为庞大集团重整的重整投资人。

年内猪价“深蹲”令上市公司亏光利润 周期反转真的要到了吗

本轮猪周期在2021年进入“高利时代”的终结。在全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的背景下,猪肉供大于求导致前10月生猪价格“一泻千里”。

经济参考报

稳固“三农”基础 不折不扣守好“两个底线”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2022年“三农”工作奠定了“稳”的主基调,强调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个底线,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

激活力添动力 万亿减税红利助企业轻装上阵 2022年将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

开局之年,减税降费红利持续加快释放。记者近日调研采访浙江、山东、江苏等多地财政部门和企业后了解到,今年以来,减税降费突出“稳”“准”“新”,地方落细落实各项政策,持续实施制度性减税,精准发力为小微企业减负,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热情。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