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重地呼之欲出,云南省发布三年行动计划,锰电池站上风口。
云南省发布三年新能源电池行动计划
锰电池站上风口
云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力争到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产值2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年产值平均增幅均超一倍。
云南省发展的新能源电池产业的优势在于锂矿、磷矿等资源储备丰富,水电类绿色能源充足。该规划提出,以新能源电池材料为重点,到2024年,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产业规模明显壮大,磷铁系、高镍系、锰系正极材料、湿法隔膜材料等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形成100万吨正极材料、50万吨负极材料、15亿平方米电池隔膜、20万吨电解液、9万吨铜箔的产能规模。
此外,规划称,发挥省内磷、锰化工优势,将发展磷系、锰系正极材料作为推动精细化工产业链的重要举措,重点发展磷酸铁锂、磷酸锰锂、磷酸锰铁锂、三元(镍钴锰)等正极材料。
云南省的发展规划正顺应了锂电创新趋势,重点提到了磷酸锰锂、磷酸锰铁锂这类锰系正极材料。日前,在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开工仪式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目前正在开发更多材料制造电池,目前看到了锰基阴极电池的化学潜力。
概念股业绩亮眼
龙头毛利和净利均创5年新高
动力电池技术革命有望带来更多锰需求。中信证券认为,锰将成为“不容忽视的第四种电池金属”。受益于三元正极材料和锰酸锂材料出货量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锂电正极材料用锰量将超过30万吨,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32%。
随着新型锰基正极材料的渗透率提升,中信证券预计锂电池用锰量将出现激增,至2035年有望增至130万吨以上,超过2021年的10倍。率先发力新型锰基正极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业务向下游电池材料延伸的锰产品制造商预计将深度受益。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布局锰基电池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有14家。今年以来,红星发展、湘潭电化、德方纳米的股价累计上涨幅度超10%。
资金面上,3月以来,容百科技、德方纳米、当升科技、国轩高科均获得北上资金超亿元净买入,容百科技和德方纳米的北上资金净买入额居前,分别达到6.99亿元和4.17亿元。
德方纳米的锰铁锂布局行业领先,磷酸锰铁锂2022年下半年有望小批量出货,2023年10万吨产能释放,有望大规模量产。公司2021年业绩全面转亏为盈,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中,营业收入达到25.71亿元,为全年最高。公司2021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8.85%和16.61%,均增加约6个百分点,两个指标创近5年以来最高。
容百科技在年报中表示,公司积极开展钠离子电池锰铁普鲁士白及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技术迭代与产线建设,预计2022年实现吨级产出,2023年百吨级规模产出;同时推进高电压镍锰酸锂、富锂锰基、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等中试工艺开发,加速前沿正极材料的产业化进程。
目前,根据年报或业绩预告下限数据来看,德方纳米、湘潭电化、容百科技、红星发展、百川股份、当升科技、宁德时代的2021年业绩呈现翻倍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