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观察 >

李宗光:政策前置有后续 1月份天量社融值得期待

本周对于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周一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全年GDP同比增长8.1%,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大关。在疫情尚未结束、稳增长压力增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交出了颇为亮眼的答卷。不过“三重压力”下,稳增长政策要走在经济曲线之前成为共识。数据公布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立刻重磅发声,做出积极政策表态。尤其是货币政策,本周出现明显宽松前置的迹象。不少机构观点认为,在稳增长压力下,2022年影响资本市场的核心变量也开始向政策切换。

稳增长为何上升到了如此一个新高度?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如何理解?稳增长发力点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后续有哪些政策前置的安排?稳增长为何应走在曲线之前?经济合理增速是怎么样的水平和区间?中国放,西方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中美利差、汇率是何走势?2022年影响资本市场的核心变量是否已经发生切换?政策前置加码年份,投资者怎么配置?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华兴资本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

主要观点:

货币政策前置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金融系统行动起来避免信贷塌方房地产市场要满足合理需求

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中起主要作用各类工具仍有下调空间

1月份社会融资总额可能是天量

尽早扭转下滑态势形成良性预期

中美之间最重要变量是流动性美股短期有回调

人民币适度贬值利于出口

资本市场核心变量从经济转向政策 A股长期依旧值得期待

货币政策前置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第一财经:非常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看到本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周,怎么来看现在政策出台的节奏,这就是所谓的政策前置吗?

李宗光:相宜好,其实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把稳中求进作为今年工作的一个总的基调。那么中央对于近期的经济下滑的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提出了三重压力:需求的减弱,供给冲击预期的转弱,我们央行是积极的去落实,那么让各方面快速的行动起来,进入一个角色。所以在这种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时候,我们积极的去行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觉得这个表述是非常的积极的,所以如果说有措施,我们还是要提前去前置,尽量在年初让它砸出一个响声来,我是这么理解的。

金融系统行动起来避免信贷塌方

第一财经:不仅政策的前置,同时还要充足。这次央行副行长也是表示,货币政策的工具箱可以开得更大一点,保持总量的稳定,同时避免信贷塌方。怎么来理解?

李宗光:周一公布了我们四季度和全年的经济数据。我们看到房地产的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12月份同当月同比有一个大幅的下滑。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社会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已经是转负了,在历史上来讲的话次数是不多的。所以经济下滑压力比较大。那么对于央行来讲,因为央行它主要是负责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每年达到多少要和GDP匹配,这是它的一个名义GDP的匹配的目标。那么货币的创造它需要两点,第一点是货币的供给,这一点是央行来决定,央行能够控制它的基础货币,同时通过降准来调节它的货币乘数。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发行,货币创造能够顺利进行,还需要货币的需求。

我们看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房地产出现了一个快速的下滑,刚才讲了销售面积有个明显的下降。那么房地产在过去的10年当中,应该说是货币创造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那么如果说房地产快速下滑的话,相当于我们的货币的需求会掉了一大块。所以说刘行长讲的信贷的塌方我觉得是非常专业的,他看到了苗头,所以他又要求各部门金融系统迅速行动起来,前瞻性去避免这种苗头的出现,看到苗头我们立即要及时的去扭转,否则一旦形成趋势会非常的危险。

房地产市场要满足合理需求

第一财经:这说明我们在三条红线的基础上,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会有一定的放松吗?

李宗光:去年下半年以来,其实人民银行也在讲,我们保护房地产的合理需求。我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了,就是说房地产市场要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也提了要保护房地产的合理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今年的边际上是有放松的一个趋势,而且我相信的话,如果说超预期的下滑,肯定会带来超预期的宽松。

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中起主要作用,各类工具仍有下调空间

第一财经:今年稳增长压力比较大的背景下,结合去年2021各项数据,今年稳增长的发力点会集中在哪些领域?

李宗光:那么像财政政策方面的话,我们强调要加快支出的进度,增加支出的强度,同时我们强调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个信号还是很明显的。所以说从财政政策角度来讲的话,专项债的进度可能会加快,包括发改委前段时间出台了一个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包括支持各地方进行比如家电的补贴,下乡补贴这些,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那么对于货币政策来讲,货币政策其实每年我们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每年稳增长货币政策都是出最大力的。比如说我们这周降低了MLF的利率,那么现在 LPR也在下调当中,那么我们预计今年可能还有1~2次LPR的下调,这个会给市场释放非常清晰的信号。另外一个的话就是降准,我们觉得从货币的供给角度来讲,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角度来讲,降准应该也会有2~3次。那么如果说力度更大的,能不能我们比如说在M2和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速角度,我们能不能给一个更高的清晰的信号,我觉得这个力度可能是比较大的,但是目前来讲还没有看到这样一个信号。

1月份社会融资总额可能是天量

第一财经:财政发债和货币政策前置我们都已经看到了,接下来会有哪些宏观政策前置的安排?

李宗光:我觉得是这样,货币政策前置刚才讲的这些其实开年都提前行动了。其他的来讲的话,比如说我们1月份会有一个信贷的量,社会融资总额的量,因为每年银行都有开门红,银行一个传统,就是1月份如果说我有信贷放贷规模,我会提前去往前冲,这样的话我早收益,享受更长时间的利息。所以这一块来讲的话,以前的时候银行有放贷冲动,有关部门就害怕你提前放得太快,导致下半年没有新的额度。今年来讲的话我相信因为提前放贷对于稳增长是有用的,我相信可能额度会给够,所以我们预期今年的1月份信贷的量,社会融资总额的量可能会有一个天量,我们对此应该是充满期待。

尽早扭转下滑态势形成良性预期

第一财经:稳增长为什么要走在经济曲线的前面?在这个背景下,今年的经济增长的会在一个什么样的区间之内?

李宗光:为什么要必须走到曲线之前,因为我们知道经济周期它的运行是有惯性的,经济走势趋于惯性,如果说经济的衰退,经济的下滑,一旦出现苗头,应该要及时的去制止。这个时候你可能就是花费的代价是最小的,你能够迅速扭转这个市场预期。反之如果等到下滑的趋势形成了,下滑的预期形成了,再想扭转,那么你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比之前付出数倍。所以我觉得刘行长这个话就是说反映了对经济规律的一个深刻的认识,要及时的去行动,要扭转预期。那么实际上来讲的话就是我们有个资深的央行经济学家讲,其实货币政策也好,宏观政策也好,它是2%的做,98%的说,说明什么问题?就是说你预期引导一定要快,要行动慢了,实际上来讲你就处处被动。

中美之间最重要变量是流动性,美股短期有回调

人民币适度贬值利于出口

第一财经:中国的货币政策现在是前置加码的,全球以美联储为首,处于收缩这么状态,中国是否存在所谓的货币政策宽松切换的窗口期?

李宗光:是这样,因为美国现在处于不同的国家经济周期,确实不一样,所以美联储要紧缩。当然美联储还受到供应链的扰动,通胀率达到7%,这个是压力非常大的,所以不仅仅说它经济复苏的好,而且它确实是通胀压力比较大,那么所以它有紧缩压力。

那么对于市场来讲,因为我们知道市场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就是流动性,所以对中国来讲,今年中国的宽松,我觉得对于中国的股市全年来看是不悲观的。海外来讲的话,因为美国正在进行一个周期的切换,所以、海外像美股的波动性也会加大,那么可能比如说会调个10%、20%,但是这个并不代表美国牛市会结束。历史上过去10年美国的三大指数在20%的左右的这种次数经常出现,但是并不妨碍它一年之后再次创新高。

至于汇率就是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政策宽松,美国的紧缩,所以中美利差势必是有一个收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的话,今年人民币可能会有一个贬值的压力,但是贬值压力是一种周期性的,并不是说对中国的经济的信心产生问题。相反来讲,我们看到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现在处于历史上最强的状态,所以如果说今年由于美元的加息,导致人民币适度的贬值,对我们减缓出口的压力,提升竞争力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觉得也不要去恐慌看待。

资本市场核心变量从经济转向政策 A股长期依旧值得期待

第一财经:现在政策和积极性的因素这么多,很多市场人士是认为2022年影响资本市场的核心变量可能会从经济本身转向政策,您怎么来看?

李宗光:它是有合理性的。因为我们经济下滑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们就会宽松,你说市场解读说是放水也好怎么也好,它是有这个需求,当然你不能说放水一提放水,就有不好的反应,这是不对的。经济不好的时候我该宽松就宽松。这个是要相机抉择,逆周期调节的含义就是相机抉择。所以说我们要以中性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在经济下滑压力的情况下的话,比较大的情况下,央行的宽松包括各方面的宽松,我觉得都是可以预期的。那么所以说因为我们知道刚才讲流动性是资本市场核心变量,今年可能就像你讲的,今年最大的边际变化可能就是流动性的宽松,我相信今年的 A股应该说还是值得期待。

第一财经:所以在这种核心变量发生切换的时候,有没有给投资者一些资产配置方面什么样的建议?

李宗光:这个来讲的话像投资像一般的比如说个人投资者,我觉得股市你得选好方向。整体我们刚才讲股市不悲观,根据你自己的持有期限。比如今年一个稳增长的板块有没有参与的机会,你可以去看一看,其他的比如说过去几年跌得比较多的消费类的,然后今年开始调整的新能源,什么时候到底你自己去判断,长期我觉得可能还是看好的,买点自己判断。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关键词: 政策 李宗光 月份 天量 前置 数据 压力 投资者 宏观 GDP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