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观察 >

多地铆足“虎劲”稳投资 5天内1.7万亿元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春节后,各地铆足“虎劲”稳投资,一大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月7日至2月11日,短短5天内,多地合计开工31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合计约1.7万亿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尽早实现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此,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着眼于“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工程,纷纷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以期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为稳定投资和稳定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春节假期刚结束,雄安新区、福建、陕西、广东、江苏、湖南、云南、山东、河北、四川等地按下虎年项目建设的加速键。例如,2月7日,福建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30个、总投资2398亿元,项目聚焦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其中,基础设施项目53个,总投资388.5亿元;社会民生项目30个,总投资243.5亿元;产业项目147个,总投资1766亿元,涵盖了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诸多行业。

此外,2月8日,雄安新区集中开工项目43个,总投资601亿元,主要包括疏解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生态建设项目;2月9日,四川攀枝花市盐边县集中开工1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5.45亿元;2月11日,江苏省南京溧水区集中开工2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13亿元。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春节过后,各地迅速掀起基建投资热潮,项目准备、投资规模、开工速度都明显加快,早准备、早投资、早见效形成本轮投资的最大特点,也为今年一季度实现经济开门红、稳定全年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刘向东认为,从各地展现出的状态看,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基建投资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两件大事,而在基建投资方面各地有所侧重,对雄安新区建设需要加强全面的设施建设,不仅涉及交通、管网、住房、生态、公共服务等多方面,还涉及产业发展和京津冀疏解项目,处于全面起势加油干的发展形势。其他省市则集中锻长板补短板,不仅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补短板和技术改造,还要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扩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培育发展的新动能。

张依群表示,今年基建投资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另一个是以网络数据、智慧城市、电子信息等新型基建项目投资加快增长,形成新老基建共同发力,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功能短板,实现投资促消费、稳经济、调结构、惠民生的经济目标。

刘向东表示,加快基建投资特别是新基建投资可以扭转内需疲软的态势,增强经济积极向上的发展预期,从而引导社会更加聚焦经济建设,通过对传统基建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可以提高传统基建的使用寿命,还可以继续发挥对经济发展立竿见影的提振作用。

张依群认为,基建投资更多向新型领域倾斜,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新的经济发展动能的作用会更加明显。目前政府投资“弹药”储备充足,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的基础条件和良好预期基本形成。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关键词: 重大项目 证券日报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