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经济 >

六大行信贷规模普遍实现较快增长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日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中国人寿年内再度齐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关情况的公告。而在此前,邮储银行也交上了同样的“成绩单”。

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信贷规模普遍实现较快增长。

根据公告披露的数据测算,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贷款较年初增加超9.53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贷款增加均超2万亿元,中国银行带宽增加近1.7万亿元,邮储银行与交通银行的贷款增加数据分别为近7000亿元与近6500亿元。

在未来规划方面,上述金融机构均透露,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行稳致远贡献金融力量。

9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2.2万亿元,同比多增加4573亿元。(中国商报记者 杨宏生/摄)

新增投融资稳定增长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新增投融资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银行出台了八个方面42条支持措施,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现,贷款总量实现较好增长,三季度末,客户贷款较年初增加1.69万亿元,达17.41万亿元,增长10.78%。

2022年9月末,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2.2万亿元,同比多增加4573亿元。今年以来,工商银行通过优化分级分类贷款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授权体系,推动货币信贷政策有效传导。加大贷款定价精准支持,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截至三季度末,邮储银行客户贷款总额达7.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77.7亿元,增长10.81%,同比多增426.75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客户投向上,交通银行致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快消费贷款产品创新与迭代,满足个人客户衣食住行医等场景需求,截至今年9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5.18%。

建设银行着力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截至今年9月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近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00亿元,增幅为22%,广泛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客户等普惠金融群体。

同时,服务保障民生也是金融机构的应有之义。中国人寿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已在全国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近3.5亿人。长期护理保险覆盖2600多万人。累计在25个省(区、市)落地84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

建设银行披露,拟出资300亿元设立住房租赁基金,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实体经济始终站在发展的“C位”,是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各大行强调并践行‘头雁’的责任担当,通过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成立信贷投放工作专班等举措,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兼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可以说,这些举措精准发力,有效落实了稳经济增长的必要安排。”

金融活水流向重点领域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要精准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六大行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持续发力增加对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

在服务制造业方面,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超过8100亿元,增幅37.5%;建设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达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00亿元,增幅32%。

在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方面,农业银行着力在粮食安全、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进行信贷投放,县域新增贷款超9000亿元;邮储银行持续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线上用户贷款产品,建立小额度、广覆盖、高效精准的主动授信机制,稳步推进农户普遍授信试点。目前,已评定信用村36.2万个,评定信用户634.35万户,针对45.7万个行政村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精准画像”。

为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工商银行围绕基础设施基金投资项目配套融资、交通水利能源网络型基础设施等五大重点领域和“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营销,基建领域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逾6400亿元;建设银行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达5.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00亿元。

聚焦绿色发展,助力社会低碳转型。工商银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34%;建设银行绿色贷款达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00亿元,增幅32%,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交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6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超25%。

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工商银行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6万亿元,增幅达到59.2%;今年9月末,交通银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42.61%,科技金融授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35.62%。

基建和制造业仍是支持重点

对于下一步的规划,各大行均在公告中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行稳致远贡献金融力量。

有业内人士表示,展望今年第四季度,基建、制造业等领域预计或仍是信贷支持重点。

在支持制造业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部署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要求在今年1—7月已经投放1.7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基础上,8—12月再新增1万亿—1.5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在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政策引领下,重点领域信贷仍将维持较大支持力度。

不仅如此, 为扩大制造业市场需求,增强发展后劲,央行于今年9月28日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

今年国庆期间,各地金融机构马力全开,推动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早投放、早落地。

截至今年10月3日,广东金融机构累计投放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4笔,金额4021万元 。10月7日,河南设备更新改造首笔贷款落地。截至目前,河南省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已有6笔,金额1.91亿元。截至今年10月8日,浙江省金融机构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实现签约18个,金额4.637亿元。

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是今年最重要的增量政策工具。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今年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

今年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即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规模达到6000亿元以上。

目前,60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基本投放完毕。其中,国开行披露,截至今年9月20日,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投放资本金3600亿元;农发行披露,截至9月16日,首批和第二批共计19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均已投完;进出口银行9月28日披露,基础设施基金圆满完成500亿元资金投放任务,共支持了106个重大项目。(记者 王彤旭)

关键词: 六大行信贷 信贷规模 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