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0%
从国家邮政局举行的2023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9月底,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0%,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超8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超6亿个,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相关资料图)
今年初,国家邮政局研究提出实施“9218”工程,明确到年底前,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0%,深入推进过度包装和塑料污染两项治理,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的邮件快件达到10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8亿个。全系统全行业按照“禁、限、减、循、降”治理路径,推广电商快件原装直发,推进纸类包装回收复用,快递包装“四化”水平稳步提升。
快递包装在减量化方面成效明显,全行业电子运单使用基本实现全覆盖;包装箱瓦楞纸5层减为3层,减量达40%;胶带宽度60毫米减至45毫米以下,减量达25%。重金属和溶剂残留超标包装得到有效遏制,快递绿色包装发展稳步向好。
我们的报告《2023-2027年中国快递包装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当下,正值“金九银十”的快递旺季。10月11日,国家邮政局发布2023年9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经测算,2023年9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06.1,同比提升15%。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和发展能力指数分别为434.3、673.4和223.5,同比分别提升12.7%、19.9%和7.9%。发展趋势指数为67.1。9月,受中秋节消费等因素带动,快递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服务质效有效提升,基础能力日益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报告指出,前三季度,行业发展底盘稳固,市场规模实现“三连跳”。
快递物流行业迅猛发展,导致快递物流应用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大幅增长,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绿色产品的供应能力将快速增长,行业中短期的供需平衡将维持足够弹性。
快递包装行业市场全景调研
我国快递包装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快递包装产业产值占全国快递包装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包装产值占全国快递包装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0%、13%、6%左右。
近几年,我国快递业高速发展,业务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但另一方面,快递包装的废弃物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105.8亿件,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业每年消耗纸质废弃物超过10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200万吨,并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用来替代传统纸箱的、可以循环使用的快递包装逐渐兴起。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7年中国快递包装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分析:
近年来,邮政快递业全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逐步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标准政策体系,推进塑料污染和过度包装治理,不断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推动协同共治。
截至2022年底,全行业电子运单基本实现全覆盖,年均节约A4纸973亿张;包装箱瓦楞纸5层减为3层,减量达40%;胶带宽度60毫米减至45毫米以下,减量达25%;包装袋厚度0.06毫米减至0.03毫米,减量达50%;封套克重每平方米250克减至200克,减量达20%;全行业累计投放循环快递箱(盒)约1500万个,年节约包装箱达5亿个;全国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12.7万个,年均回收复用瓦楞纸箱超7亿个。
为了治理快递包装过度浪费、不环保问题,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我国《快递暂行条例》明确,国家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印发了《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目录》《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等多个管理制度和行业规范。我国关于快递包装绿色化的法规制度建设进入快车道。
报告对中国快递包装及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市场供需形势、新成果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快递包装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报告还对全球的快递包装行业发展态势作了详细分析,并对快递包装行业进行了趋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快递包装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7年中国快递包装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关键词: